企业内刊面面观

企业内刊从最初一张张单页快报的内部通讯类材料,发展到现在既有一定专业性又颇具品位的刊物,已然成长为承载企业文化的外化载体,实现企业信息上通下达的沟通渠道,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实现软公关的舆论宣传阵地。就像一个支点,内刊正在努力撑起一家企业的精神世界。

国内企业内刊的诞生与发展

企业内刊的出现与一批民营企业的诞生和成长是分不开的。

始于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给以往羞于言利的中国人带来了迅猛冲击,“下海”一词的流行便可见一斑。许多人放弃养尊处优的体制保障,开始了民营经济“混沌”的创业历程:四川的刘氏兄弟去农村养鹌鹑,开创了希望集团的事业;四通的段永基开始在北京中关村创业;沈阳的7个大学生东挪西凑筹集了3万元开办了“沈阳工业技术开发公司”,后来发展成为东宇集团……企业的初创使一些企业内刊也有了雏形:《四通人》、《希望饲料》(《希望集团报》的前身)、《沈阳市工业技术开发公司通讯》(《东宇经纬》前身)……不过那时它们实在称不上“刊”,多是以单页快报的形式出现,印刷和内容编排都不是很讲究,倒有些像放大了的 “传单”。

尽管企业内刊的确切源头已无从考证,但这个阶段不能不提及《四通人》。1986年,第一台四通打印机问世,四通开始建立全国销售服务网。家业越来越大,《四通人》应运而出。《四通人》以“四通人讲四通事”的风格使当时的很多企业萌生了创办内刊的念头。

到了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压抑已久的民营企业释放出了巨大的热情,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企业发展速度确实是惊人的,许多企业以每年几十倍几百倍的速度成长,信息的沟通显得愈发重要。于是,一批企业巨人的诞生也造就出了一批出色的企业刊物:《万科周刊》(现更名为《万科》)、《宝安风》、《联想》、《南方测绘》、《万通报》、《海尔人》、《三九周报》……

但是到了1997、1998年,一些民营企业遇到了一次大地震,这次大地震的震源来自企业自身的发展速度,人才结构失衡,创新不利,资金的浪费……同时,另外一些未受到重创的民营企业也不得不解决自身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产权变局,股份制改造,民营上市,兼并控股……企业内刊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如刘氏兄弟分家后,《希望集团报》就改名为《新希望》。

如今,一些经得起市场摔打的企业日益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内刊也随同走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并以其对企业管理的微观研究和企业风貌的整体反映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种新的媒体,这也使后起的不少企业办的内刊有了很高的起点。可以说,企业内刊有今天的成就,既有当时特定历史条件造就的巧合,也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崇尚著书立说、文以载道的精神使然。

一份成熟内刊的八大价值空间

不管企业对于自己的内刊如何定位,一份好的内刊,应该是一个企业生命的精华和浓缩的展现,既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又需要做到兼蓄并包。因此,办好一份内刊,既是科学,是创造,也是一种艺术。内刊要长久生存,需要不断地拓展空间,体现独有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刊对空间的追求没有止境。而能拓展出以下八个空间的内刊,无疑已经称得上是优秀了。

文化空间。企业内刊的重要功能是构建和宣扬企业文化,企业要持续发展,文化就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传播企业积极的人和事,扬弃那些消极的人和事,是保证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健康引领员工思想的关键。

信息空间。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信息的上传下达需要很多流程,加上管理结构的复杂,企业的一些动态信息常常在传递中或丢失或走样。准确、全面、及时、客观地传递企业信息,宣传企业的业绩,实现信息的畅通,是企业内刊理所当然的任务。

品牌空间。要让一个品牌的内涵得到充实,必须将品牌的价值融合到员工的行为中去。因此,作为一份内刊,不管是对外的还是对内的,都需要嫁接起企业内部文化和品牌文化的桥梁,让品牌渗入企业文化,实现良好的平衡和发展空间。

知识空间。企业的效率来自于知识的分享和互动,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大家的探索和创新,内刊作为员工抒发思想的平台,理应成为员工思想汇集和知识分享的载体。要把员工在工作中创造出的好的技巧、成功的工作模式、好的思想等都载入到内刊中,这样才会有分量、有内涵。

外延空间。一份企业内刊能否有更加持续的生命力,不仅仅需要关注自身,同时还需要将一些触角伸到企业以外。一个企业的视野决定了员工的视野,内刊是企业视野的重要体现。因此,内刊需要有适度的外延空间,好的企业内刊也应该是一本好的外刊,才能够更加鲜活。

管理空间。不论多大的企业,都有管理的规则,不同的地方在于管理规则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一份内刊,如果在组织提供的有限空间里,还能够反映不同层面的声音,这样的内刊才是优秀的内刊。具备全局思维,懂得巧妙的平衡企业之间潜在的矛盾,这才是有管理高度的内刊。

互动空间。企业内刊是一种“形式主义”,还是充当着重要角色,员工和内刊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对内刊的读者进行定期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内刊上开设互动栏目,用内刊去推动员工之间的业务交流,用内刊去吸引该吸引的人,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互动才能产生思想的火花。

阅读空间。一份内刊,不能仅仅使用文字版,还应该有电子版、网络版等,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同时,内刊的版式设计、标题、封面创意及风格等方面,都需要独出心裁,别具特色,这些是让读者是否愿意继续深入阅读的理由。好的内刊,员工是不舍得随手一扔的,良好的视觉效果,将会大大提升读者阅读的愉悦度。

综合来说,一份好的内刊,是文化、信息、品牌、管理、互动和阅读的综合体,内刊能不能做到这八大空间的平衡,是内刊是否能够和企业共同成长的关键。

内刊在网络时代的转型方向

当企业内刊面临转型到网络化传播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企业内刊自身的功能转型,只有这样,企业内刊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这个新的平台,实现内刊网络版的新突破。在这里,我们把企业内刊网络化统称为——网刊。网刊与纸质内刊表面大同小异,好像只是发布形式的不同,其实两者之间既一脉相承,也各有侧重。

首先是定位的问题。在企业只有一本传统纸质内刊的时候,既要满足企业内部员工沟通交流的需求,又要注意企业的对外形象塑造,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功能常常相混淆,不能同时完成双重重任。当企业内刊的网络平台,发行方式、传播范围都发生了较大改变时,企业内刊的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作不同形式的内刊版本,纸质内刊的定位应紧紧把握“内部刊物”的基本原则,将其受众定位为企业内部的员工和领导,更加注重企业内信息的交流、员工的沟通,增加深度阅读的内容,体现纸质内刊无可替代的特性和优势;而网刊应该主要承担对外传播的责任,向外界传递企业的发展信息,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打造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并且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的优势,建立与外界读者的联系,建立沟通渠道,制定反馈机制。

例如,万科就于1998年推出了一本针对地产业主的《万客会》,这本内刊的定位与《万科周刊》有所区别,它完全锁定万科的业主,为这部分人群提供生活信息服务,目的在于培养业主对万科品牌的粘度以及开拓更有价值的潜在客户。

其次,媒介融合、整合传播是内刊在网络时代的必经之路。媒介融合是当前传媒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而实现媒介融合也是企业内刊未来发展的方向。媒介融合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媒介的融合,媒介形态、功能、资源、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的融合。

企业内刊的网络化传播本身就是纸质媒体的内容与电子化的媒介技术融合成的新形式,也就是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互补和融合。在网络的平台上,很多新的信息形态开始生成,并且传播的能量在急剧扩大。传统的纸质内刊只能满足读者视觉上的需求,所以注重排版和色彩的运用就可以实现视觉效果的冲击。而当企业内刊进行网络化传播之后,平面设计就可能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大量的设计工作需要画面、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的介入,才能做出一本有声有色的企业内刊。

企业内刊的网络版、印刷版还可以做成光碟、电子杂志、磁带、电子名片等形式,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发行给不同的人群。这些不同的承载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满足企业宣传的不同需求。比如,充分考虑阅读的习惯,把深度报道放在纸质内刊上;把时效性强的信息和公司要闻、公关活动的画面和声像利用网络技术放到网络版内刊上,便于社会各界及时了解企业的最新情况;可以利用网络的归档作用把企业内刊的精华文章或者读者花絮做成光碟,以季度、半年为单位,把企业内刊做成电子杂志下载浏览,这样既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又考虑到不占用太多网络资源,供读者慢慢阅读。

最后,外向发展也是传统内刊转型的热门趋势。从企业内刊最早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内刊是不可以公开流通发行的内部出版物。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内刊作为了解企业的重要窗口,其传播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纸质内刊也慢慢被定位为对外传播的载体,对外展示企业良好形象成了一项重要使命。企业的发展、媒介的融合、读者的口味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内刊要往外向型转变。

企业内刊是企业全权操控的一个宣传工具,因此,企业都十分乐意将这一宣传载体放到更大的平台上去展示。网络平台的出现,正好促使了企业内刊进行对内传播向对外传播的转化。只要企业内刊在网络上做好内容的甄选和形式的丰富,网络版的企业内刊一定能够成为企业对外宣传、塑造企业形象的新亮点。


【本文根据网络信息综合改编而成,未能与作者取得联系,请作者及时与本刊联系,即付稿酬。】


《万科》:企业视角 人文情怀

《万科》是由万科集团主办的刊物,纸刊于1992年创刊,是国内业界第一本企业内刊。《万科》一面世就有宏大的视野,不仅关注万科家事,更放眼全国,在地产界久负盛名。它打破了原来内刊的“黑板报”模式,形成了一种“对内沟通信息,对外树立形象”的企业内刊雏形。

《万科》的前身名为《万科简报》,创办于1992年3月,这份刊物的出发点是为了把总部的声音传达到一线,但它很快就从万科员工的手里流传了出去,影响力扩散至全国。2004年,《万科》推出了员工版,开始以外部版、员工版双刊形式出现;2006年,《万科》又推出万科物业员工版;2010年又打造了《VECO》和《邻居》两本新内刊,前者定位于绿色环保,是中国首本世界主义绿色和平理念杂志,后者则定位于社区、家居,面向业主,是一份属于“我”的社区杂志。同时,《万科》还推出了电子周刊,开设了论坛,也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微博和微信,《万科》的不断创新满足了多元化的阅读群体,也使万科的知名度得到了广泛提升。

《万科》为何如此成功?它的第四任主编全忠认为:这与万科的企业实践、企业视角和人文情怀密切相关。

《万科》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早已不再局限于一本房企内刊,它的“企业视角 人文情怀”理念,也令其成为了企业关照社会的一面旗帜。如今,它也在新媒体转型之路上积极探索着。

《华侨城》:最具创想的品牌体验杂志

《华侨城》是华侨城集团主办的刊物,于2007年5月创刊,与《华侨城报道》一起构成华侨城集团品牌建设的重要宣传平台。不同于《华侨城报道》的单一资讯,《华侨城》在内容上十分多元化,从第一期的“荣誉、特别报道、专题、研究、艺术”等栏目到今天的“看天下、华章、旅居、艺文、图像、生活”,栏目虽然在不断变化,但依旧能看出《华侨城》从未停止对当下的思考与对生活的关注。

《华侨城》将自己定位为“中国期刊中最具创想的品牌体验杂志”,它代表着华侨城地产对时代与生活的思想和判断,并将读者从华侨城内部以及华侨城业主,拓展到合作伙伴、政府、银行以及专业媒体,将内容聚焦于华侨城旅游主题地产,进行了更为开放的“全品牌传播”。它的文字与视觉已摆脱简单的唯美导向,更加注重价值发现与多层次体验。通过阅读价值的提升,它使华侨城地产品牌的传播更具深度。

《企业忠良》:职业经理人忠心与良心

《企业忠良》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刊物,于2005年4月创刊。不同于其他刊物的是,《企业忠良》并不是按月出刊,而是不规则的按期数出刊,让它如此特别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每一期的《企业忠良》都有其王牌栏目——宁高宁专栏,其对行业的深度剖析与对当下的思考吸引了一批忠实读者,“感受思想的力量,分享智慧的火花”也成为了该专栏的精髓。《企业忠良》早已成为中粮人手不释卷的读本,它在外部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甚至有些人阅读《企业忠良》,就是为了看宁高宁专栏。

《企业忠良》是宁高宁命名的,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本内刊所承载的思想——“忠良”精神,随着刊物的渐渐成熟,《企业忠良》成为了中粮的思想阵地,它不仅有着经理人对业务的深入探讨,对管理的经验分享,更成为了广大中粮人抒写酸甜苦辣的家园。因为中粮的大部分业务都与农产品、食品相关,《企业忠良》还开辟了“健康汇”栏目,内容包括饮食健康、食疗养生、菜谱等,从另一个角度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宣贯“职业经理人忠心与良心”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忠良》创刊的初衷,在后来的日子里,虽然从版式到内容一直都在改变,但它始终契合中粮的发展,贴近当下时代,将“忠良”精神一以贯之。

《SOHO小报》:远不止一份读物那么简单

《SOHO小报》原为SOHO中国主办的刊物,于2002年6月创刊。它的前身为《现代城客户通讯》,主要为现代城的期房业主通报工程进度、施工情况等。后来,仅仅通报施工情况的《现代城客户通讯》渐渐显得落伍,于是,当时还名为红石公司的SOHO中国决定将其改成有文化内涵的刊物,2002年,《红石小报》诞生了。后来,红石公司变成了SOHO中国,《红石小报》也改名为《SOHO小报》。

与其他内刊不同的是,《SOHO小报》的内容与企业无关,以收录随笔杂文为主,作者多为文化界与企业界名人。《SOHO小报》富有深度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当时,《SOHO小报》大概有2.4万册的发行量,其中客户只占六千,媒体三千多,剩下的全是其他读者 “主动索取滚上来的量”。

2010年10月,《SOHO小报》正式宣布停刊。从创刊至停刊的9年来,《SOHO小报》一共出版了119期,有300多位作者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言论与思考,读者评价道:“它的贡献远不止一份读物那么简单。在另一个方面,它还是中国企业自我价值观表达的一次长期、卓越的努力。”2011年3月,原《SOHO小报》改名为《信睿》,以正式月刊的方式出版。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