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不要轻易指责员工”
文/马佩姣【华润雪花浙江区域公司余杭工厂执行总经理】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应先做好我们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小事,能够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还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学会“不要轻易指责员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想想,多问几个问题,找到问题存在的真实根源,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前些日子看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医生在接到紧急手术的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给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动完手术,医生匆匆离开。但患者的父亲不但没有感激,反而埋怨医生来晚了,埋怨医生对他的儿子不重视,埋怨医生在回答问题时态度傲慢……当护士告诉患者的父亲,医生的儿子在前一天的交通事故中身亡了,叫他来做手术的时候,他正在去殡仪馆的路上,手术结束又赶去完成儿子的葬礼。患者的父亲瞬间为自己的言行悔恨不已。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每个人经历了什么,正在经历什么,别人并不知晓,很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表象而已。

前段时间,在现场巡查的时候,我经常发现我们的B线后道码垛的照明灯白天一直开着,而那里白天光线较充足,并不需要开灯,虽然我已多次强调注意关灯,但仍执行不到位。那天,我经过码垛机操作员工身旁,虽有些生气,仍只是轻轻提醒了他一下,员工立马站起身,准备去关灯。我继续往厂区其他地方巡查,但没走出几步,发现刚才的操作工仍然跟在我的后面。我很奇怪,问他“有事吗?”他说“我去关灯”。“关灯?”,可这里已距离操作岗位几十米之远。我满脸疑惑地跟着他,来到一组开关前。这个开关所在位置已离刚才的操作位至少50米以上,隔了一堵墙和一条马路。员工需要绕一个圈,跑下平台,再经过马路进入另一个门才能完成关灯这个动作。看来这件事情没执行到位,显然不全是员工的问题,我们的管理也存在问题。庆幸当时我虽生气,但并未横加指责。经过了解,原来是车间为了解决员工工作环境高温的问题,在原开关的位置改装了电风扇,但随后却没有再装回开关,导致员工每次需要跑上好几分钟才能开灯或关灯。因为路途远,员工难免会滋生偷懒行为。就算换成是管理人员,估计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员工没做好,作为管理人员,我们可能首先给当事人一顿批评,指责员工执行力不强、懒散、指标完成不好等,却较少先从事情本身找原因。工作中有些事可能并不是员工不想做好,而是促使他们做好的条件有限。追究问题发生的真实原因,往往不全是因为员工,也可能是制度不完善、标准不清晰,或者要求不明确等等。这种情况下随意指责员工,员工必然很委屈,自然产生不良情绪,然后再蔓延到团队、工作中,形成可怕的“踢猫效应”,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业绩出现问题。

就像这次的关灯事件,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折射出的管理问题却很大,而这样的“小事”可能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这需要我们好好处理。

在公司周例会上,我把关灯事件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在会上进行了分享,希望我们的管理人员碰到类似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与员工交流,能够换位思考,时常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我们是否给员工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员工能以相对较少的付出获得最高效的工作成果;我们是否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员工能够畅所欲言,及时提出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及时反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我们能够以最快的效率解决问题;我们是否建立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这个工作氛围中,全体员工团结一致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还有很多,管理水平是否足够、工作标准是否清晰、工作职责是否明确、工作流程是否完善、工作执行是否高效……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应先做好我们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小事,能够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还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学会“不要轻易指责员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想想,多问几个问题,找到问题存在的真实根源,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此,相信员工的敬业度会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会加强,各部门的协作也将更顺畅和紧密,管理效率自然会提高。

如何建成一支高效的团队?我想,这需要各层级共同努力,但第一步,我们可以尝试从学会“不轻易指责员工”开始做起。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