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五间房

8年前的11月,内蒙锡林郭勒盟广袤的大草原上已经覆上一层厚厚的白雪。惟余莽莽间,只见一小队人来回走动,为首的那位戴着棉帽,穿着军大衣,只是脚上蹬一双单薄的皮鞋,与周围人的皮靴很不相称。他叫韩德明,那时已年近五十,身型魁梧气宇轩昂。他正拿着手持GPS,带领筹备人员,在设计的位置定下坐标,这里位于五间房煤田地界,他们脚下是华润电力当年拿下的第一个千万吨级的煤矿。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些宝藏等来拨云见日的一天,用了8年。

习惯了就不觉得难

韩德明过来是为了做好前期筹备工作,但他对这里的寒冷程度始料未及,以为这里11月份再冷也不过跟徐州的寒冬一样,御寒衣物准备不足,以致这次近一个月的现场勘界令他对“寒从脚起”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完成这次勘界后,他将再回徐州,从那边的矿上邀请更多的精兵强将过来。

>史宏超、高光远在井下巡查。

>韩德明在井下向检查人员讲解软岩支护技术成果。

从江南到塞北调兵遣将谈何容易,而且每位被挑选到的人必须是某一方面专业很强并且综合能力全面的骨干,来到草原就能马上独当一面开疆拓土,如果他们选择了草原必然意味着要放弃在原单位本就很好的发展机遇。韩德明自己原就是天能集团生产部主要领导,还是徐州市人大代表、市级劳模和享受政府津贴的优秀专家,个人事业发展一直都在徐州。接到调令,家属极力反对,为此还曾去找过领导。家属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离开徐州几年后,他们的孩子在徐州结婚,全家亲朋好友想请十来桌,却差点人都请不够。

不过在韩德明看来,千万吨级的煤矿,对干他们这一行的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时煤炭价格高涨,五间房有着46亿吨的煤炭储备,而且过去他们干的是百万吨级的生产矿,这次是从矿井基建开始干起,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这样的信念召唤下,从次年,也就是2008年3月组建队伍开始至7、8月份,五间房的牧民迎来了十几位南方来的汉子,牧民热情好客,为他们沏茶带路、当翻译、立标识……

>高光远和矿工勘察井下的软岩支护。

>机电工程师杨星。

然而初到草原的兴奋感很快就消失了,不仅环境的艰苦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工程中的难题也接踵而来。他们从通电打井、测量场地、平整地面、搭建临时板房开始干起……却没想到草原上的临时板房一住就是5年,并且使用至今,成为他们经历风霜的见证。

2008年3月,30岁出头的小伙子杨星来到矿上,担任机电工程师。他在原单位是机电科长,熟悉综采、综掘等大型机电设备,技术很全面,所以一到这里,架线通电的任务都落到他的头上。为了赶在5月18日五间房项目开工剪彩前通电,杨星领命只身前往离矿上50多公里外的电源点,现场指挥、协调供电工程。电源点附近除了少量牧民,荒无人烟,请的当地的施工队每个星期都会换一拔人轮岗,只有杨星一人在那里一待就是一个多月,因为往返不便,他常常需要连续几天住在牧民开的小旅店里,靠冷水泡面充饥度日,晚上还要点着蜡烛写工作报告。这个电源点输送给项目的电力,一直用到2013年10月,杨星在原单位所任科长的位置也已经又提拔了好几拨了……

4月,高广远、郁恩军、张大成、李智等等同事也来到矿上。过来的时候,矿上还没有水,他们喝的是牧民饮牛饮马的水,更谈不上洗澡。过了一个月,看到有领导从市区过来,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带我们去洗个澡吧。这样他们才一起被拉回市区理了发、洗了澡。临时板房离井口五百多米,工程紧张的时候报验节奏加快,高广远一晚上会冒着夜间的寒冷起来好多次下到矿里。高广远也是煤炭专业出身,在原单位已是副总工程师兼生产科长,如果不来五间房,百分百提升。过来之前,就曾有位同事跟他说,这边不会是想象的一帆风顺。

冬天下大雪的时候积雪很厚,以至每次出行,他们都要派铲车提前一小时出去开路。板房附近没有信号塔,他们就每次集中起来,开车到几十公里外的信号塔附近收发文件、给家里报平安。直到2010年9月,矿附近才建起了信号塔,手机信号的问题才得以解决,周边的牧民也用上了现代的通讯工具。

>正在实施软岩支护技术的作业现场。

>设备检修。

环境的艰苦,跟怀揣梦想所激发的热情与斗志比起来,高广远他们如今只是觉得“不值一提,习惯了就没觉得有多难了”。2009年初,他们发现了煤质不如预期得好,还有地质支护难题,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他们奋战的决心。西一矿办有一份月度简报,报道矿上的业务、生活和工程动态,内容版式严谨有致,从2008年11月创办持续至今,他们在最困难的时期依然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当发现煤质和地质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得到了领导的鼓励和大家的支持。“电力投资的项目从来没有失败过。在这种困难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做成了,我们的价值才会更高。”韩德明说。

坚持了才有希望

明槽开挖后开始进入暗洞施工,技术难题愈加显现,曾出现进一棚塌一棚,还有20多米整体垮塌的情况。他们自己焊接“鸟笼”模拟试验,请教矿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坚持技术攻关、克服重重困难。在井下水仓施工中他们还曾通过技术创新将一米五万多的成本降到一米两万,减少了两千多万的成本。

>西一矿新建办公和宿舍区。

然而2009年至2010年,困难一个接着一个,直到最后,他们等来了的是专家给项目判了死刑。2010年5月,当井深打到180米时,专家们认为这个地质条件下的支护难题以国内的技术条件很难解决,250米就是极限点了(如今井下深350米)。巷道打不下去,这对于坚守梦想的五间房项目团队无疑是迎头一击。

以当时煤价、煤质、运输和煤电转化条件,五间房项目已没有任何利润可赚,公司决策层面也开始考虑全面停止项目或者只保留矿等等情况。当时的总经理曾安慰他们,就算不干了,你们这些人也会得到安排。一些同事开始离开,还有的同事奉调去往其他华润煤炭项目。一位调走的同事离开的时候,站在矿边的高台上,伫立回望,向大家鞠躬,离别时他一直在说:“对不起大家。那么大的矿井,没干成就走了!”

此时,已有外面的煤矿想要挖走韩德明他们,甚至说,矿上的整个团队他们都要。但韩德明他们并没有被专家的断言打败,也没有离开。他们认为之前已完成的工程一直没有变形,说明他们的技术改造有效果,一路困难都走过来了,出现新的困难就应该继续解决困难,他们始终坚信矿井能够建成。他告诉大家:“不是有希望才坚持,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巡线过程中没有条件,员工用身体代替扶梯帮忙完成供电线路检查。

五间房矿区不像徐州那样的大矿区,有煤矿设计院、研究院等,随时可以为煤炭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他们只能去周边考察,去条件相似的煤矿学习。韩德明、高广远他们还曾利用休假回徐州,带着矿上的岩石样本,自己买烟买酒请客吃饭,寻求各种线索和资源求访求教。

2010年10月,电力控股最终做出了让矿继续建设的决策,并且派来了新的总经理史宏超,当时的项目正急需一位能够临危受命、拓宽思路、不离不弃、坚定信念的领导。2011年初,史宏超提出“安全至上、进度适中、核准加快、支护可靠、煤电同步”的二十字方针,为把五间房项目盘活找到了清晰的方向。

>寒风中,矸石场覆土,恢复植被。

>2012年冬季西一矿工程技术人员在巡线途中。

这一年他们也开始正式和中国矿业大学科研合作,继续向深部开拓巷道。矿建团队持续观测、采集数据和样本,矿大的研究团队不懈地实验并一次次来到矿下现场指导。高广远记忆犹新的是,他们的实践经验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突破了过去锚索必须打在岩层上的思维,同时为了保证未来产煤质量,坚持了不能在煤层中浇铸混凝土的做法。经过双方团队的反复摸索,2011年9月,回采巷道支护开始确保稳定可靠。

第一个工作切面贯通的时候,韩德明、高广远他们矿上所有人基本都在井下,大家只是默默地拿着手头的毛巾抹泪。第二天早会的时候,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来这几年,值了!”做得同样的一件事情就是给家里、给朋友、给关心这个项目的人和他们曾经请教过的每一个人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项目成功了!高广远说,平常就有很多过去的同事问他们,“你们这边怎么样了,挖不挖得下去,要不要回来……”那一天,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当天晚上得到消息的史宏超总经理,也于第二天一早赶到矿上,祝贺大家的成功,他们放了鞭炮,中午还破例喝了酒。

让草原重识华润

随着井下工程的明朗,2011年底矿上的新宿舍也基本完工,矿上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草原上的生活和工作依然是艰苦的。2012年的一天,草原上刮起了白毛风,一位同事被困在离矿30多公里的路上,所幸手机还有电有信号,能够联系到矿上。矿上派出铲车去营救,到了夜里12点,铲车也被困住。最后他们在车上熬了一夜,车上很冷但又不敢一直把车打着用车内的空调取暖,怕次日没有油了,只有冷得受不了了才打着一会儿。直到第二天,矿上又派出一辆铲车,才把他们救出来。草原上的高压线由于受雷电或其他因素影响,时常中断,矿上没有电,就无法施工,他们必须立即出去沿着高压线路巡线,找到故障点和原因,再通知电力公司修复。高广远和杨星为此常连夜冒雨巡线,遇到沼泽车开不过去的情况,就徒步赤脚淌过沼泽,有一次他们在草原上迷路一整夜,至次日才找到回矿的方向。

>2013年除夕夜,西一矿春节值班人员点燃了祈福“旺火”。

至2012年底,井下施工效果良好,基本具备生产条件。然而,2012年煤炭价格也开始走低,电厂项目的突破成为盘活矿产资源的关键。这段时间前后,一批行业尖兵被电力控股派驻五间房项目。王厚朋,2011年刚来到五间房项目的时候,大部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已经离开,项目前途未卜,他被安排负责商务部工作,要牵头做好煤矿和电厂项目的前期发展,办理煤矿和电厂的各种手续,寻求项目获得国家批复。然而因为五间房项目这些年的困境,当地政府对华润的印象不是很好,好不容易求得政府官员见上一面,对方却对他说:“你们华润干不成事!”他深深感到,五间房项目的盘活,对华润在当地的声誉和业务的开展都极为重要。凭借着坚持不懈,王厚朋他们在集团和电力各级领导支持下积极创造和抓住机遇,最终取得了煤矿批复和电厂项目的一系列突破,令煤电一体化项目真正落地,用行动让当地政府刮目相看,也为坚守的广大员工树立了信心。

煤电一体化项目创造收益的一天已不再遥远。西一矿团队也有了各自的收获,其中有五名矿级管理人员已晋升到不同的公司级领导,中层管理人员有多人已走上领导岗位,还有五人晋升到高级职称,五人获得集团、电力控股的优秀员工称号。如今再走上这片草原,华润人的身影已不再形单影只,他们活跃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他们为巴彦高勒嘎查清除道路积雪,他们在白音高勒救援遇险车辆,他们的矿牧交流大会受到牧民的广泛欢迎。当你踏上这片草原时,热情招待你的牧民,说不定就是获得过五间房颁发奖章的“荣誉矿工”!


【本刊 张凡采访执笔】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