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坚守
文/迟峰【华润高级人才发展项目第三期学员、华润置地副总裁兼江苏省公司总经理 】

2015羊年的欢聚声中,我端坐桌前,与家人幸福地推杯换盏,共享新春的喜悦安详。窗外爆竹回响,烟火绚烂了天空,循声望去,一栋栋楼宇已被万家灯火点亮,无数个窗口洋溢着普天同庆的欢乐。这个幸福的时刻对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来说弥足珍贵,想到这里,我不禁挂念起在厦门3天一线体验中结识的“师傅们”,不知道他们下班了没有,能不能和家人吃上团圆饭。

2015年1月19日至23日,我和华润高级人才发展项目第三期磐石组的其他6名学员兵赴厦门,共同参与了一个特别的任务。行前,我们已在深圳和第三期的全体学员一起接受了“高效团队”的课程熏陶,领会了Kornferry的团队有效性T7诊断模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用学来的工具在厦门华润燃气做一次成果演练和团队诊断,这是我对厦门之行的最初认识。但在第一天听取了厦门华润燃气的发展历程和业务介绍后,我们发现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一线体验。团队7名成员按照厦门华润燃气的业务分工,全部换上燃气的蓝色工作服,在安检、运行、抄表、加气、抢修、巡视等工种岗位上各司其职,与各自的一线师傅“同吃同行同劳动”。

>厦门华润燃气管道抢修岗。

>抢险车只要上路,就担负着排除险情、恢复供气的重要职责。


我被分配到了管道抢修岗,我的这位师傅名叫洪志红,40多岁,话不多,人很和蔼,入行时间很长。用洪师傅的话说,这个工种主要是解决现场问题,确保安全供气。虽说对于抢修的频次和现场状况多少也做了一些心理准备,但当我进入抢修车和师傅们一起出任务后,实际的工作状况还是给了我很大震撼。

燃气的业务链条看似简单清晰,无非是上游资源的整合和终端市场的开发,殊不知,输送至千家万户的蓝色火焰背后是不容有失的安全管理。燃气公共管道密布于城市的地下管网中,抢修热线与110、119、120联动,呼啸的抢险车只要上路,就担负着排除险情、恢复供气的重要职责。

在现场,我亲身体验到了这份责任,那是一次管道渗漏的抢险,事发地为重要的燃气公共管道,找准渗漏处,及时修补,迅速恢复正常供气是我们的任务目标。遵循抢修岗位的工作手册与操作规程,我们先以仪器检测大致的渗漏方位,再以水覆盖疑似渗漏的管道处,以气泡判断渗漏点,最后用专业材料填补漏点,再以仪器检测,确保无误。这一套完整的处置过程背后靠的是工作流程的详尽有序和师傅们的专业经验。有时,面对较为严重的险情,现场还会有明火,极端情况下,如果渗漏量大、时间长,还有爆炸的危险,这些都需要一一仔细处理。我们常常强调安全,其实安全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抢修班组一年365天24小时三班倒,全年无休,风餐露宿为的就是确保这份安全。

我的三天抢修工生涯很快就结束了,在与洪师傅的话别中,师傅们微笑淡定地又一次踏上出险的征途。而我们同组的6位成员也都带着感慨归来,“怎么样,感觉如何?”“都不容易啊,别人下班,我们上班,家里没人,晚上继续上门敲,衣服也走湿了。”这是“抄表员”田洁的感叹。“安检岗也是,走街串巷的,一天巡好几遍。”“安检工”陈易一也由衷地感慨。

>以仪器检测大致的渗漏方位,再以水覆盖疑似渗漏的管道处,以气泡判断渗漏点,最后用专业材料填补漏点,再以仪器检测,确保无误。

>与一线师傅“同吃、同行、同劳动”。

 


出发前,我们磐石组的7位成员都以为是带着“高大上”的团队有效性工具来做诊断项目的,可这3天里,没有“高谈阔论”,没有“坐而论道”,甚至也没进行一次内部访谈,而是真正来了一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此刻我们也体会到项目组安排的良苦用心。

正如Kornferry的管理经典读本《For Your Improvement》中给团队的定义:“团队是指一群能力互补、心怀同样目标、独立又互相依存地工作,并共同对结果负责的人”。在这3天的基层岗位体验中,我们看到了厦门华润燃气员工虽工作辛劳,但乐观积极、爱岗敬业,以自身的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经验为维护华润燃气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日复一日地努力,看到了规范的内部管理流程体系,大到业务流程、运营管理,小到员工入职培训、考核、入户检查、安全用气知识宣传等各项工作,无一不把客户服务和安全责任置于首位,落到实处。

在体验的最后一天,我们不再以传统诊断顾问的角色出现,而是真实地分享了3天的体会,把诊断工具教给厦门华润燃气管理团队成员,与他们共同开展了一次团队管理的回顾研讨,形成了一份关于如何建设高绩效团队的共同答卷。

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

诚如东郭子与庄子论道所言,大道至简,任何伟大的管理思想,精妙的管理技巧都要融于日常的管理实践中,而成就一个优秀团队的秘诀也正是在对一个个平凡岗位、一项项工作任务的用心经营维护上。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