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的终结”遇到了“文明的冲突”

文/庄皇伟 集团办公室

 

转眼之间,冷战结束已经三十多年了。最近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因俄乌冲突,再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本书自问世以来与亨廷顿的学生福山的代表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样,饱受争议。亨廷顿与福山代表了对于“后冷战”国际政治格局的两种不同判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阅读和审视两本书所提出的观点,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历史远未终结

 

>弗朗西斯·福山、黑格尔、《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中国学术界的“福山热”始于精确预测“历史终结论”所带来的冲击。1989年,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历史的终结?》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福山预测了苏联的崩溃并由此得出历史终结的结论:“我们正在目睹的,或许不只是冷战的结束或者战后一个特定时代的结束,而是历史的终结:那就是,人类意识形态演进的终点,以及作为人类政府最终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的普遍化。”

 

历史的演进似乎也按照福山设想的轨迹: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在很大程度上,“历史终结论”也被视为西方取得冷战胜利的宣言。《历史的终结?》以及随后在1992年出版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中,福山以黑格尔的历史终结论作为他的概念框架,依据科耶夫对黑格尔的存在主义阐释,夹杂冷战即将结束的事实依据,推出“人类历史终结于西方自由民主制”的命题。

 

然而,时隔多年之后,无论当初的福山持有何等黑格尔“正统继承人”的自觉,显而易见的是,在经过所谓的“第三波”及存在争议的“第四波”民主化浪潮后,现实的历史进展俨然宣告,福山的理论雄心还是被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现实无情地“终结”了。

 

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福山也没有放弃,只是对其初版叙事进行了微调,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革命》和《政治秩序的兴衰:从工业革命到当代》以及后续的著作中,提升了秩序与权威之于自由民主权重(强调强政府、法制与民主问责)的同时,仍保持了对“历史终结论”信条和自由民主制基本面的坚持,仍坚信:“民主依然站在‘历史终结处’”“自由民主制没有真正的对手”。但制度一直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去贴合当前所属的时代与环境,合理的并非意味着一定是必然的。

 

真的是文明的冲突吗?

 

探讨国际社会为何会发生冲突,是国际政治各种主流理论的古老命题。亨廷顿于1993年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文明的冲突?》,提出文明冲突论,而后又在1996年出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该书的主要论点是:后冷战时期冲突的主要根源不是经济,也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的差异,并将世界分为七至八种主要文明,如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他认为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上,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间。文明冲突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争论,但它几乎精准地绘制出21世纪头20年世界政治变迁的路线图,如“9·11”、伊拉克战争、“阿拉伯之春”、“伊斯兰国IS”、叙利亚战争以及最近的俄乌冲突等事件。尽管这样,亨廷顿仍夸大了“文明”作为人们身份认同方式的作用,用表面的文明之间的差异,掩盖了国际冲突的本质与根源。

 

正如福山指出的“文明冲突论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世界上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属于某一种‘文明’,他们只认为属于某个国家,国家仍然是人们自我组织的主要途径”。时隔近三十年后,我们重新审视亨廷顿的观点,文明冲突论的总体框架虽仍具有启迪意义,但它不可能解释世界政治的所有现象,不同文明的内在变化与力量消长早已超越了文明冲突的格局,不同国家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突都在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的走向。

 

如何看待冷战后的世界?

 

“历史终结”或是“文明冲突”都只是后冷战社会众多“候选”范式的一种,都在试图突破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历史的终结”之所以终结,就在于其理论本身的结构性硬伤,即以竞争性选举的单向度取代了国家建设的多维度。“文明的冲突”之所以饱受争议,就在于国际关系的主体仍是以民族国家为主,国家仍以领土边界的争端、资源的争夺、传统势力均衡的失调以及地缘政治利益的分歧为主,而不是以文明的因素来确定其行为和国家利益。

 

归根结底,西方不能因为发展顺境就鼓吹历史的终结,发展逆境则归咎于文明的冲突。同时,世界多元文明之间也并不必然发生冲突,不同国家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人类社会的发展路径必定是多元化与非线性的。

 

倘若多元之间能够找到基本的共识,并不会出现只有冲突的结果,而追求共识的前提是承认差异的存在即求同存异,并非抹灭与丑化差异以及进行强制性同化。若非如此,那“文明的冲突”也终难以避免。

 

浏览0 点赞0
  • 杂志封面
  • 杂志目录
  • 上一页
  • ©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 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 京ICP备05045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