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碧波,紫荆花灿;高楼澐璟,海岸霞烟
言商言政,履行驻港央企使命担当
厚积薄发,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新局面
同心同行,与东方之珠共赴璀璨明天
——《砥砺奋进 勇毅笃行》
背包出发 从深圳到香港
1979年,春暖香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从香港天水围起步,华润正式涉足房地产领域。从回归日的烟花到风雨后的晴空,香港始终是华润置地参与城市建设运营的重要一站。2021年9月,为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华润置地成立香港公司,按照集团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积极践行“重塑香港业务”发展战略,聚焦民生地产,致力实现在港业务有效布局和高品质发展。
置地香港公司成立之初的当务之急,是要建强工作平台、巩固发展团队,亟需熟悉香港工作环境和文化背景,具有较强沟通能力,能够快速上手推进工作的复合型人才。2022年5月,响应组织号召,我背起行囊,踏上香港这片热土,从工程管理转岗成为香港公司运营管理部的一员。这是自2013年结束在香港城市大学的求学生涯后,我再次长期在香港生活。暌违九年,重新穿行在香港街头,我既充满对未来工作挑战的踌躇满志,也有对迈入未知领域的一丝忐忑。
香港公司运营管理部是公司经营的把控中心、项目管理的控制中心、业务与资源拉通的调度中心,职能重大。到岗第一周,我就接到了一个“大活”——准备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香港北部都会区调研报告。
北部都会区是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提出的重大城市战略,旨在建立改善香港经济“南重北轻”,缓解住房短缺,并加强深港两地联系的新都会区。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调研命题是“中资企业如何在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中发挥作用”。接到任务后,我和香港公司运营管理团队立即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一是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主要是港府发布的关于北部都会区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和纲领性文件;二是梳理华润所能、置地所能,重点整理华润置地往年来“片区统筹”模式的相关汇报文本;三是针对性的开展土地及房屋等问题研究,首要是抓住香港土地及房屋和经济等问题的发展矛盾,突出核心观点。在经过为期半个月高强度调查研究,我们团队最终输出了两份共计2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圆满完成了任务。
除专题任务外,运营管理工作的日常充斥着各类繁杂的案牍工作,为了让集团和置地领导对香港公司业务发展和各项目情况有及时和进一步的了解,我经常加班加点准备汇报材料,生活就在日复一日的充实和忙碌中,不断向前。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华润置地分别与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嘉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信德集团有限公司四家香港大型发展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华润集团投资开发香港长沙湾润发仓项目;携手保利置业启幕国际级维港海景住宅地标「PANO HARBOUR澐璟」,香港业务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实干担当 助力香港繁荣
我到香港工作的时点,正值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香港公司按照集团和置地统一部署,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和防疫政策变化,多措并举,与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大市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确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香港社会大局稳定贡献华润力量。
疫情期间,对于香港在建工地、施工项目,我们提前对项目承包单位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通过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检查、设备排查治理,严格执行项目开/复工提前报备及跟踪制度,在严格保障工地生产安全和工友身体健康,确保项目进度,保障民生需求。在市场药品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公司提前储备、多方协调资源,多次向当地居民捐赠核酸检测试剂、连花清瘟胶囊、防护服、口罩、消毒用漂白水等防疫抗疫物资。针对疫情期间基层学童居家上网课缺设备、缺网络等实际困难,公司联合区议员办事处举办助学活动,向劏房学童转赠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数据卡、文具等物资,为他们解决疫情下上网课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港期间,我积极参与集团和置地联谊会组织的义工活动,和公司领导同事一道,开展包装和派发防疫抗疫物资、排档清洁消毒、爱心餐食派发、探访贫困家庭等义工服务,为香港基层市民和独居长者、劏房户等弱势群体送上爱心和温暖。在活动中,我充分体会到“只要被帮助的人开心,所有付出就有意义”的香港义工文化,也对华润置地履行驻港央企使命的责任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屈指一算,从2014年校招加入华润置地,辗转开发业务、酒店业务、香港业务,九年时间,我的工作足迹已踏遍全国十余个城市。从初出茅庐的学生到独当一面的职场人。一路走来,我感恩华润置地提供的平台和机会,也始终抱着开放心态,拥抱每一次变化和成长的机会。
来香港工作一年多,我对新的职业旅途适应良好。面向“十四五”,集团和置地高度重视香港业务的发展,坚定与香港发展同频,持续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将远见与美好融入城市格局,不断探索多元路径,助力全面高质量发展。这为包括我在内的众多青年员工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在未来的日子里,衷心希望能在植根香港发展、助力香港繁荣的事业里,以汗水浇灌收获,实干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