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阳光正好,画面从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开启:19岁的毛泽东、23岁的李大钊、33岁的陈独秀……这些熟悉的名字不再是课本里白纸黑字印刷的一个个章节,他们的形象变得真实而生动。故事,就从他们年轻的岁月讲起……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由国防大学和中共陕西省委联合出品的5集电视纪录片《重生》,在央视、多家地方卫视以及网络平台播出。播出过程中以及结束后,这部纪录片获得好评不断。
历史纪录片要保证史实准确
据承制方伯璟文化有关负责人介绍,《重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这28年间重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党史类纪录片。该片分别从“使命”“火种”“抉择”“淬炼”“缔造”五章节,通过“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等多个维度,勾勒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际国内局势的风云变幻,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决策、重要事件。
一些专家评价,该片史料丰厚,撼人心扉,是一部重温历史、审视当下的国史教材,也是一部立意高远、面向未来的党史大片,更是一部党史、军史和革命史方面的力作。
历史纪录片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史实的真实准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大校李涛认为,该片在不到5个小时的时间、5集的容量里,紧紧围绕“重生”的核心,包括民族的重生、党的重生、个人的重生,通过我党从无到有的建立以及经历的几次低谷时期的描述,很好地突出了主题,既不零散也不冗长,每一集都非常精彩。针对现在有些历史剧过度歪曲、戏说史实的现象,李涛认为,要记录历史、再现历史,绝不能戏说历史,更不能娱乐历史,必须要把史实搞得非常准确。
据介绍,该片的场景、道具也是尽可能尊重史实的。为此,导演组在浙江横店影视城找了一处实景进行改建。根据史料,《新青年》编辑部当时是在陈独秀公馆的地下室,但横店实景没有地下室。美术师就做了一堵很高的围墙,搭建了一个。工作人员还在图书馆找到《新青年》杂志第一期到最后一期,翻拍每一张图片,做成的道具从封面到里面所有的内容都和原物是一样的。
情景再现和电影化手法增强可看性
很多观众认为,这部纪录片拍出了电影的感觉。据统计,这部纪录片总共拍摄了191场戏,呈现了174位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设计了162个场景,动用1291位群众演员,使用500套服装,道具占用3个大库房,足够拍3部电视剧。
和以往的历史文献类纪录片不同,以往的纪录片中很少用演员,而《重生》选择的是情景再现的拍摄方式,全部由演员实景演出,所以,很多观众看这部纪录片有种看电影的感觉。
更值得一提的是,《重生》的摄影团队是来自美剧的摄影师。筹拍时,导演给很多美剧摄影师发了邀请,很多知名美剧的摄影师都给予回复。最终,《纸牌屋3》的摄影师马丁、《女子监狱》《新闻编辑室》的灯光指导参与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导演和摄影团队经过商议,最终选择全程加柔光镜拍摄。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很好。
主创团队说,人们印象里的纪录片往往偏重理论性、史料性,严谨但可观性弱,而电影又让观众过于沉浸在情节里,忽视了历史性的内容。这也是他们选择将电影拍摄元素和纪录片摄制相结合的原因之一,让纪录片深刻厚重的内涵和精致的拍摄制作相结合,达到视觉和思想的同步体验。
另外,该片不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用独特而观众易于接受的故事主线,丝丝入扣吸引人心;注重以情境带入,具有时代感的光影效果,考究的布景和道具,尽可能逼真地还原历史。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指出,这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很难表现,《重生》用讲故事的方法,有时候浅入深出,有时候深入浅出,做得很成功。
年轻团队的创意之作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题材宏伟的重磅制作,出自一个“85后”团队。“我们是年轻人,坦率地说,对这段历史算不上极为熟稔。”主创团队负责人说。但拍完这部纪录片,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内心会被如此地洗礼和震撼。
从2015年12月启动开始,他们翻阅海量资料,联系党史领域权威专家,一遍遍拟写出学术本、文学本、拍摄脚本、解说词本。每一个版本都精心撰写,字斟句酌,反复核校。
“这部片子有两个重要的期望受众,一个是年轻人群体,我们希望能带他们理解这段‘同龄人’创造的光辉岁月;另一个群体就是外国观众,希望他们能理解我们讲述的这段重要的‘中国故事’。”出品方负责人说。
“这是今天对昨天的回忆,是长河对源头的追寻,是未来对历史的叩问。”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刘亚洲饱含深情地表示,推出《重生》纪录片,不仅仅出于纪念和重温历史的目的,更要为当下提供经验,提供警醒,找到久违的崇高,见识信仰的力量。“此片的公开播映,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认清发展大势,汇聚起民族复兴磅礴力量。”
他们做到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