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窄窄的苏州河,河这边是地狱,河那边是天堂。
河对面是大上海租界的十里洋场,歌照唱舞照跳,买办、青帮、九门各怀心思。
而河这边是名副其实的战争炼狱,残存的精锐师加上一些逃兵混编成了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只有一个命令:死守四行仓库。
未成年的小兵“小湖北”每晚充满向往地看着对岸的歌舞升平,白天却要经历战火的洗礼和亲友的伤亡。他是带着对大上海的向往从庄稼地里被征来的,来了之后,蛋糕、洋酒、歌剧都见识到了,中间却隔着不可渡过的死生之河——只要胆敢越界,就是一颗子弹。
据说管虎导演最早拍的是黑白版本,后来放弃。这样,对面十里洋场流光溢彩的繁华,和这边鲜血横流的对比,更加骇人。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幕奇景,由于租界和煤气罐厂,日军不敢动用重型武器夺下四行仓库,形成了难得相对公平的战场。
公平吗?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一场必败的仗。当时从东北沦陷开始,已经连打了几年的败仗,没有胜利甚至难见抵抗,就算是倾国之力的淞沪会战也惨败而逃,想靠着这区区四百多兵(为壮声势,团附谢晋元对外称八百人)抵抗日军绝无可能,被攻陷只是时间问题。两天、三天,还是三个小时。
黄晓明扮演的参谋官带来的信息直白、冷血却现实:四行仓库这一幕,已演变成了在遥远的布鲁塞尔会议前给英美巨头看的战争直播,希望能用这血泪换来国际社会的支持。国际观察团的飞艇每天都在四行仓库上方飞过,一举一动都被望远镜和镜头记录下来。会议推迟了,坚守就毫无意义了。
这话,让铁骨的谢晋元难以接受,他认为他们是英雄,更是植入人心的种子,即便是一颗种子,也要让它发芽。
只要是人,无法不为这样的牺牲动容。将士为了保卫仓库,以肉身抵抗千军万马,誓以我命固我土。
电影最可贵的是刻画了人性的转变。河对岸的人,这些原本已经在声色犬马中麻木了的普通人,这次实在离战场太近了些,近距离地看到了这样一场惨烈的保卫战,心中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之魂被唤醒,从而自觉投身到抵抗外侮的斗争中去。电影着重描述了三个场景,从喊着籍贯名字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同归于尽、用人塔护旗的小分队到最后的过桥,战争的惨烈和宁折不弯的意志让人动容,人们心中的防备被一点点卸下,抗争热忱在提升。
终于,从量变到质变。民众从怕影响自己、畏惧战火,到最后自发地投入战争,向对岸的将士伸出一双双援手。
原本在河岸守卫着租界边界、生怕影响赌场生意的马仔刀子,看着同胞的牺牲,奔跑速度超快的他用生命给对岸人们带来了电线,最终让四行仓库这座“孤岛”有了对外的联系。方记者原本是个没有立场、只贩卖情报的中间人,后来也丢下相机、用自己的力量哪怕救出一兵一卒。还有用弹弓投射过来的一批批补给、泅渡过来的志愿参军学生和那张用少女身体裹来的旗帜……四行仓库能守住,成为国人抗战精神的象征,恰恰是河的两岸合力作用的结果。
这,是古今中外的人性箴言,这是同气连枝的共情,就像我们在电影院里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感动落泪一样。
人性都有弱点,电影毫不掩饰地描绘了对战争的畏惧、对金钱的觊觎、对生命的渴望,每个主演都不完美,他们会害怕,会有欲望,想回家和母亲团聚、娶妻种地,但时代让他们无路可退,身后就是上海,身后就是整个中国。最后,他们都成为了英雄,成为了种子。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汇聚成了洪流,才有后来战争的胜利。
某种程度上,跨越时空回看那段历史的我们也是在河的对岸。
《八佰》的最后,电影镜头从四行仓库的断壁残垣慢慢过渡到今天繁荣的上海,当东方明珠和“魔都三件套”出现在眼前,苏州河静悄悄地流淌,那英《苏州河》“无憾与你相遥,幸而留下微笑”的歌声响起……历史和现实交映,才懂得今日的可贵。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胡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