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等待的是那桌饭,长大后期待的是那桌人

作者/ 付杰玉  华润雪花啤酒

 

  

 

在武汉,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有民谣云:“二十三,送灯盏;二十四,剔鱼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猪肉;二十七,除脏迹;二十八,福鸡鸭;二十九,家家有。”

 

但对年货的准备,早早地就开始了。既为一整个冬季的饮食储备,更是为了最重要的那一顿团年饭。

 

过去,很多味道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吃得上,这些味道构成了“年味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对年的记忆,以至于尽管今天无论想吃什么,平常都可以买到,但总有一些食物,人们更愿意将它们保留到冬天,才去享用。年货已经远远超出了“食物”的范畴,它更像是一种助推剂,将“年味”从舌尖推入心底,固化成记忆深处的回味。

  
  

 

武汉的腊肉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风干肉,将炒好的花椒盐趁热均匀地抹在五花肉上,反复多抹几次,特别是肉皮部分,让肉将盐分充分吸收;然后将白酒淋在肉上,保证肉与白酒的充分接触;再把肉放在密封大盆里腌制三天,保证各个部位均匀入味;腌制入味后把肉挂在阴凉通风处晾晒风干后腊肉就完成了。晒好的腊肉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腊肉炒菜薹,是武汉人最爱的搭配。池莉对武汉的菜薹赞不绝口,她曾说,“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无论你是谁,无论享有多么世界性的美食家称号,无论多少网友粉丝拥戴你为超级吃货,我都有一个好心的建议,先,赶紧,设法,吃吃菜薹。”

 

腊肠也是年饭必备。武汉有很多这种加工香肠的小店,一到冬天就门庭若市,生意好的不得了。司门口大成路的一家香肠店,每年一到寒冬腊月,到店里灌香肠的人就排起了长龙,有些顾客从大清早就开始等。最高峰时,要提前一周预约才能排上号去她家灌香肠。现在最喜欢的吃法是整节香肠放在电饭煲里面和米饭一起煮,饭熟后香肠也好了,整锅米饭也有了香肠独有的香味,再把香肠切成薄片,超级下饭。

 

武汉的腊鱼是风干而成,无需烟熏。腊鱼一般选用草鱼或者花白鲢等肉质较厚的鱼。清洗干净的鱼用葱、姜、花椒等各类作料均匀抹在鱼腹内外,并一条一条放到密闭容器里压好。隔两天翻一次,保证作料充分入味。反复几次后就可以拿起来风干晾晒。腊鱼的最常见吃法是蒸着吃,无需多加调料,很多人独爱特有的风干腊味儿。

 

过年吃肉圆子向来是老武汉的一个传统。做圆子虽然食材简单,但要做到口感刚刚好,要讲究的地方还是颇多。材料要精选新鲜鱼、肉,猪肉选用前夹五花肉,肥肉不能太少,否则炸出来的圆子口感没有弹性。炸肉圆的时候非常讲究油温,用手麻利地把圆子挤出来扔进油锅,圆子先是下沉入锅,炸了一会儿之后就浮出油面然后渐渐变成金黄色,就可以捞起来了。趁热吃上一口,味道咸鲜、软嫩弹牙。放到冰箱冷冻起来,还可以用来下面、打汤。

 

鱼糕原为荆州特产,在黄陂、武汉也是一道过年常吃的菜。鱼肉一刀一刀地刮下来,不留刺,然后和上肥膘、姜葱末,用双刀剁上数小时,成为均匀细腻的肉茸。然后再掺入适量淀粉、蛋青、精盐和味精,搅拌上劲后,入蒸笼上旺火蒸。蒸熟后在表面抹上蛋黄再蒸个十来分钟,鱼糕就做好了。一块好的鱼糕,用筷子从糕片中间夹取,对折不断,任它在筷子间颤动,咬上一口,鲜嫩如鱼爽滑似豆腐,引得人食欲大增。

 

糍粑以前也是只有过年才有得吃。因为自家打的手工糍粑做起来可不简单。糍粑很奇怪,不管是咸口入菜还是甜口做小吃,吃起来都毫无违和感。

 

豆丝是黄陂的传统小吃之一,用大米、绿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浆摊成饼此时为湿豆丝,为了便于保存一般会切丝晾干。在以前,豆丝也是老武汉人必不可少的年货,每年腊月,家家户户做豆丝,飘出浓浓的年味。

  
  

 

武汉人过年要吃的食物还有一个就是春卷。尽管菜市场一年四季都有卖春卷皮或卷好的春卷的,但只有过年买回来自己包着吃才最有感觉。面糊的韧性是春卷皮成功的关键,买回家春卷皮张张分明,非常容易分离,皮的大小适中,炸出来的皮清脆爽口,就是那个老味道。

 

过年当然也少不了藕夹。一块好吃的藕夹,面糊必须不薄不厚,讲究一层能全部裹住藕片的酥壳,造成酥壳和里层藕片甜脆口感的反差,而且还要隐约能看到藕的几个窟窿,透而不漏;藕要选用脆藕,吃起来又甜又脆;混好的肉馅要充分填到藕片里面,保证每个孔都要填上肉。油炸后外面的面粉皮焦脆焦脆的,里边的莲藕却柔绵清香,肉馅扎实多汁,称得上外焦里嫩!炸好的藕夹趁热直接吃,不需要蘸任何调料。

  
  

 

还有粉蒸肉,一来是取“蒸蒸日上”的寓意,二来蒸菜是最不让营养流失的烹制手法,有利健康,也使它成为年夜饭餐桌上颇受欢迎的一道菜。

 

为什么要记下这每一道菜,因为记忆中年味儿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时点,而是浓缩在了生活中具体的一道道菜里,一道道菜的具体味道里。想起这一桌饭菜,就会想起围在一起的那一桌人。

 

不是每个人都记得雪花啤酒落地武汉的那一年,以及雪花啤酒是如何悄悄给武汉人的年味儿中增加一种味道的。

 

武汉,依江傍湖而立,长江、汉江汇聚于此,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奇景,是故,别名“江城”!且因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通畅的南北流通,使得武汉形成了独特的年俗风味。

 

总之,到了年底,武汉多得是迎来送往。一个品牌想要在人来人往的老历史商埠让人记住并不容易。

 

近几年春运期间,在火车站的出站口总能看到华润“怡起回家”的公益摊点,现场向刚刚抵达的旅客派发水和饮料,一开始,许多人不了解怡宝这个品牌,并不敢随意接下这份温暖的馈赠。而今天,见到怡宝,更多的人会毫不犹豫地收下这份喜悦。

 

从2002年起,武汉人开始认识到一个新的啤酒品牌。当年,雪花啤酒收购武汉欧联东啤啤酒厂,将武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行吟阁”啤酒慢慢转变成“雪花”啤酒。那一年的冬天,雪花啤酒也自然成为了武汉市民年货的新面孔。

 

武汉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边地区(沔阳、黄陂、孝感等地)迁入的,因此,武汉的过年习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换春联,贴门神,过小年时要请灶神,除夕这天,男人还要将水缸挑满,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hai),喜事一起来”。

 

对于武汉的嬢嬢们来说,采购年货是过年前最具仪式感的活动。香肠、腊肉自不用多说,春卷、藕夹、砂糖橘亦是武汉人的心头爱,瓜子、花生、糖果更是一样不能少。

 

“办年货”这春节前的头等大事,当然少不了雪花啤酒来增色添彩。KA大卖场是年货采购大军的必去之地,也是雪花啤酒春节档期的必争之地。各个款式、档次的雪花啤酒,为武汉人采办年货提供了更多选择。

 

2014年在武汉人开始购买年货的季节,华润雪花啤酒开始在武汉做“新春推广”。在除夕之前,雪花啤酒就联合各零售终端,集中开展“新春氛围营造活动”。对于雪花啤酒的销售人员来说,这场活动更是一场“硬仗”。大家要根据市场情况,事先挑选出合适的目标终端,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报批后,业务员要和经销商一起,逐一和目标终端进行沟通,取得终端的配合,比如经销商和终端按要求大库容、高结构备货;比如根据终端类型、参与活动方式的不同,确定终端堆码陈列的产品组合、数量、陈列方式;比如和终端沟通各种广宣品在终端的呈现方式、位置等等。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离年关已不远。喜庆的氛围也要搭建起来。雪花啤酒的销售人员会选择人流量大的主干道、餐饮终端比较集中的商业区等目标街道,例如吉庆街、户部巷,经与店主沟通后将“雪花”灯笼挂满整条街,为江城带来浓浓的“雪花”年味。

 

武汉当地人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过去,户部巷位于武昌司门口(即中央布政使司衙门在武昌府的办事处),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民间称为户部,因而得名。它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面临广阔长江,南枕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陆续有小吃摊在户部巷扎根,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华路临江一带又多是武汉多条公交线路的起始终点站,客运轮渡码头集中,搭乘轮渡过江上班的市民多,户部巷便逐渐成为这些上班族过早的聚集地。摊点也越来越多,户部巷就此兴盛。平日里,雪花啤酒跑终端业务员与这些店主建立起的良好关系,此时在寒暄中更多了几分节日来临前的关切和祝福。

 

除了挂灯笼,雪花啤酒还会在各大常规终端场所、商圈、酒店、年货街等地方进行新春档生动化投放和覆盖,以“产品陈列+生动化物料”的形式,展现雪花品牌形象。

 

过年的氛围在腊月三十达到最高峰。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谈年饭”(团年饭)。武汉的年夜饭,一般要上“三全”(全鸡、全鸭、全鱼)、“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转钟,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谈年”,还得边吃饭边聊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互表祝福……

 

这些年,春节在外面吃团年饭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年饭”对中国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如何能让一家人在外面也能吃出浓浓的年味。2019年,雪花啤酒想出了“匠心年夜饭”活动,以“过年回家,匠心年夜饭”主题,联合餐饮店,将雪花的高档产品与终端的年夜饭形成组合,推出形式多样的“匠心年夜饭”套餐组合,借助大年三十的“相聚食刻”,强化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及背后的情感共鸣。消费者在楚河汉街的壶月餐厅,万松街的肖记公安牛肉,马场路的洪湖私房菜等餐饮店,消费不同档次金额,就会赠送不同数量的酒水。

  
  

 

“小时候等待的是那桌饭,长大后期待的是那桌人”,年夜饭代表的从来都不是那一桌美食,而是无论如何也放不下的那些人、那份情。

 

在承载这份情谊的一桌桌推杯换盏中,“雪花”啤酒希望能够担负起一点点武汉人对今天年味儿的期许,冒着气泡,伴着欢声笑语,一杯杯下去,节日的氛围渐渐远去,那桌人又各奔东西,一起喝过的酒又成了新的回忆……

 

龙凤呈祥、高跷龙灯、海马、赶象、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在浓郁的荆风楚韵中,那些古老而淳朴的武汉年俗,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沉淀,愈久弥新。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