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东:管理者的三要素
吴向东
曾任华润集团助理总经理

 

常和他人谈及华润为什么成功,我的观点是,植根香港的视野和理念,较为市场化的体制和机制,开放包容、信任授权、看重业绩的企业文化。

 

华润置地的发展史是华润集团往内地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样一个平台、一个时代的背景之下,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企业发展了,个人也成长了。简单回顾过去,我可以聊以慰藉地说,这二十多年没有荒废。我们每个人的能力、经历都十分有限,但是我们还是跟华润的许多同事一样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多多少少为企业做出了贡献。这段职场生涯非常有意义,也值得我一辈子去珍惜。

>2002年10月31日,吴向东在华润中心奠基仪式上讲话

 

华润进军房地产很不顺利,当年大家对地产还没有认识,有几家公司盲目地做了一些房地产投资,但都失败了。我们个人有幸参与到这些工作中,当然也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尽可能减少公司损失,最后我觉得也做到了,做得还不错。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对零售、商业地产都有了认识。

 

2000年元旦之后,我单枪匹马来到深圳,创建罗湖万象城城市综合体,那个时候30岁出头。之前,华润还没有亲自一砖一瓦做过项目,所以做的时候就很仔细,也很慎重。我一直在想这个项目做成什么样,就是“地尽其用”,从这四个字出发,广泛地去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欧洲去看,受到很多启发。好在这个项目一炮打响,迅速在深圳、整个行业内产生了比较好的反响,也为华润进入商业地产树立了信心。

 

十多年来,万象城跑出了深圳速度,杭州、沈阳、南宁……在全国遍地开花,已然成为华润置地最为重要的资产。万象城的“复制”不是简单的全部照搬,而要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华润置地的产品不是建筑材料的简单组合,而是创造了一个能够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的生活空间,提供人们居住、消费、社交、娱乐、教育等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我觉得盖的房子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给市场、给行业带来一点特别值得学习的东西。做行业标杆对我们自己也有好处,像一位深圳市委领导所言:华润对深圳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深圳提升了整个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这些年,我自己总结,如果说我们还做了一些别人没有做到的,或者没有做好的事情,无论是给社会、给公司还是给个人带来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乃至声誉,我们无非是坚持了几点:持之以恒开拓创新、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持之以恒追求完美。产品和服务一定要有高标准、严要求,有位领导说过一段话,我印象很深。他说:“咱们定目标就得定在山顶上,最后你可能爬到山腰上;但是如果你的目标定得太低,定在山腰上,最后你可能只是在山脚下徘徊。”

 

从个人的体会来讲,一开始朦朦胧胧,还没有自我意识地去做。随着年龄大了,责任大了,各方面的情况不一样了,我自己总结,作为一个管理者,“眼光、情怀、担当”这六个字非常重要。

 

第一是眼光。相比有什么一技之长,哪个大学毕业,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到了管理阶段已经不重要了,你对这些已经很熟练了。考验得更多的是眼光,比如战略眼光,也包括你对人和事的看法,我们不能把好的看成差的,把差的看成好的。再比如继续坚持的主业,同时向什么方向转型,而在转型的时候又如何区分轻重缓急。

 

第二是情怀。管理者在思考和决策的时候,需要把别人的、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利益摆进去,看得远一点,不能只顾眼前。要点什么成果、受点什么表扬,这是一种简单、粗俗的做法。

 

第三是担当。罗湖万象城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以后可能都不会有这样的项目了,它的利润总额和利润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考验的就是担当。如果做砸了,责任肯定是我来承担。我觉得要是没有担当,肯定一事无成。挑那个难的事、新的事去做,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比如康养业务,中国十几亿人口,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了,这个需求很大,我们也做了两年研究,开始稍稍有点起步。这个业务坚定不移地往前走,也可能会做得很大。

 

2018年初,傅育宁董事长在华润杂志写过一篇新年致辞,里面有一句话叫“万里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很打动我,我在不少场合都引用了这八个字。在展望“百年华润”的时候,我希望华润集团万里归来、仍是少年,仍然风华正茂。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