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浮沉

2018年8月,华润电力宣布剥离在山西的煤炭资产。根据《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华润煤业,连同旗下的华润联盛、山西华润、太原华润的股权与煤矿,均将转让给国源公司;华润大宁的股权也将转让给华润集团。在央企煤炭资产整合的浪潮中,华润电力即将作别煤炭行业。 

 

进入煤炭生产领域的十余年来,华润电力感受过煤电联营的美好,也品尝过煤炭“失势”后的失落。煤价高企的日子里,华润煤业让华润电力旗下部分电厂用煤实现自给,使得煤业公司与新能源公司一样,成了华润电力的左膀右臂;“去产能”的行业大势中,曾经的喜悦都变成了苦涩,每一项任务与目标背后,夹杂着煤业人难以言尽的汗与泪。 

>华润煤业华润大宁公司

 

从华润电力决心成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综合能源公司”的那一天起,剥离煤炭业务就已成为必然选择。煤炭行业历经浮沉,作为历史变革的参与者,华润电力对煤炭资产的处置也从收购变成了转让,但在决策的背后,追求高效、追求利润的目标从未改变。 

 

高调进场 

 

2005年,郴州华润煤业有限公司成立,华润电力由此开始涉足煤炭生产管理领域。彼时,国家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结束了2004年煤炭供应趋紧的局面,煤炭价格较为平稳,开始了持续三年的缓慢上涨。 

 

到了2007年三季度,各发电企业的业绩报告纷纷显示利润率受压。华润电力领导层也意识到,持续上涨的煤炭价格正在对自己的电力生产经营形成压力。在作出“煤价上涨仍将持续”的判断后,10月27日,华润电力与徐州市国资委签订产权交易合同,收购江苏天能集团100%的股权,开启了华润电力在煤炭领域的探索之路。 

>华润天能徐州煤电有限公司马庄煤矿通过优化炮眼布置,提高巷道成型与工作效率,降低扬尘产生,减少工作面煤尘浓度,改善员工工作条件。

 

江苏地区是华润电力的“大本营”,同时也是其各项业务的“试验田”。作为正式进军煤炭行业的第一步,收购江苏天能成为华润电力一石多鸟的重要战略选择:当时的江苏天能除了拥有省内3290万吨的可采储量,还拥有贵州省煤矿的探矿权,可开采储量预计约1.47亿吨,累计1.8亿吨的煤炭储量将确保华润电力在江苏、贵州的煤炭供应;不仅如此,徐州国资委还承诺协助华润电力在徐州兴建两台30万千瓦的热电联产机组,更为华润电力在江苏继续扩展发电装机容量打下了基础。 

>2008年1月,华润电力全资收购江苏天能煤电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煤炭领域

 

华润电力拥有先进高效的发电资产,而江苏天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煤矿开采队伍,其煤炭开采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下游发电企业进入上游煤炭领域,徐州成了华润电力“煤电一体化”最初的试验田。 

 

2008年,煤炭价格迎来剧烈震荡,华润电力的提前布局发挥了奇效。2008年初,南方地区的冰雪灾害,对煤炭生产、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煤炭价格应声大涨,半年内涨幅超过6成,山西优混(5500大卡)最高平仓价突破1000元/吨;而8月份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工厂生产需求下降,先前“一煤难求”的港口霎时间堆满了库存,煤价又迅速回落至2007年的水平。 

 

煤价剧烈波动对下游发电企业的打击十分沉重,2008年,全国火电亏损700亿元,华润电力却逆势录得17.17亿元港币的净利润。诚然,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华润电力电厂业绩优秀的主要原因,但收购煤炭资产带来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同样发挥了控制成本的关键作用。

 

华润电力尝到了稳定供应链带来的甜头。湖南、江苏、内蒙古、河南……通过新建、兼并、重组,华润电力开始持续扩张煤业版图。2009年,山西掀起煤炭资源整合的高潮,华润电力先后用超过160亿元的总投资,整合获取了山西吕梁、太原等区域共计11.7亿吨的煤炭资源,新增煤炭产能1761万吨/年。 

 

2010年8月,华润集团在华润电力下设华润煤业控股有限公司,成为华润电力煤炭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公司,华润电力也由此形成了火电、新能源、煤炭三大业务板块的新格局。 

 

亲历煤业兴衰 

 

华润煤业旗下资产中,全资、控股企业占到绝大部分,侧面表明华润电力对煤炭业务不是单纯的策略性投资,而是要切实参与煤炭企业的投资建设与生产经营。进军煤炭领域三年多的时间,华润电力煤炭业务规模迅速壮大,在华润煤业成立时,华润电力在煤炭领域已拥有8家全资煤炭企业和3家参股煤炭企业。 

>华润大宁洗煤厂

 

2008年底至2011年底,煤炭价格经历了波动上涨,华润电力的煤炭业务也与这段行情同步发展壮大。2011年,华润电力煤炭生产1637万吨,较2010年增长了43.3%。2012年,华润集团为进一步扩大深化与山西省在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揭牌成立了华润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并开始启用“事业部本部+煤业公司”的运作模式。 

 

华润煤业的管控模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煤炭市场也在悄然生变。2012年,随着国内煤炭产能不断释放,煤炭产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煤炭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8.7%。供给快速增加的同时,国内煤炭需求疲软,煤价开始大幅下跌。而到了2013年,除了价格与产量外,政府对于煤矿安全、环保的要求趋严,建设、改造成本也有所提高,华润煤业开始亏损。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分析外部形势,反思自身执行情况,华润电力从2011年即开始思索煤业公司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缺陷,并试图找出根本的解决方案。然而,华润煤业在各地收购的煤炭企业情况各异,收购并没有改变煤矿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思维。煤炭业务对华润电力而言仍较陌生,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华润电力的管理理念融入传统煤炭业务,又谈何容易。 

 

2015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煤炭价格继续下行,华润煤业的亏损仍在持续。华润集团傅育宁董事长指出,用一套通行策略难以应对不同煤业公司存在的问题,并确立了“一矿一策”的原则,将不同区域、类型、规模的煤矿进行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2015年,华润煤业关闭了落后产能矿井4座,停产矿井4座,淘汰落后产能约48万吨,并进一步加强剩余矿井的生产和费用管理,保证优质矿井的盈利能力。 

 

选择主动关闭、停产矿井的华润煤业已经觉察到,煤炭行业出了问题。根据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5年我国煤炭产能规模达到57亿吨,产量37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5%,山西省更低至62%。 

 

“产能过剩”的阴云笼罩了整个煤炭行业,“去产能”势在必行。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意见》发布的两年间,华润电力累计退出落后产能754万吨/年。持续地卸下累赘与包袱,华润煤业的规模逐渐收缩,在华润大宁等先进煤炭产能的带动下,经营逐渐有了起色。2017年,华润电力煤炭业务实现了全面扭亏为盈,结束了自2013年以来的持续亏损。 

 

理性与温情 

 

按照华润集团与国资委签订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责任书》,五年内,华润集团要退出关闭矿井25座,相当于华润煤炭矿井总数61%。同时,这对应着20115名煤矿工作人员需要分流安置。 

 

华润煤业开始的地方——华润天能徐州煤电有限公司,在华润煤炭“去产能”工作中首当其冲:2016年,除2座基建矿井外,华润天能所有矿井都要关停,所有人员分流。 

>山西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分流后的职工在院内巡查。他们曾是大雁煤矿的工人,2016年11月转岗到公司保卫科,在新的岗位上,为保卫公司财产安全继续贡献着力量

 

有的员工老少三代都在天能工作,以矿为家,突然间丢了工作,感觉也没有了家;有的员工回到家里,看着患病的母亲和正值学龄的孩子,止不住地叹气;有的员工在社会上找不到正式工作,打零工只够一日三餐……不愿离开煤矿,不愿离开华润,但却无可奈何。 

 

矿关了不要紧,人该怎么办?这是所有涉煤央企在“去产能”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华润天能副总经理王永乐和他的团队身处矛盾与压力当中,想了很多办法,也受了不少委屈。最终,华润电力内部协同的优势发挥了作用,华润电力江苏大区在已有的江苏检修公司下成立徐州分公司,300名华润天能员工实现定向安置,负责华鑫、徐州、铜山电厂的输煤运维和检修业务。 

 

>李震,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新桃园煤矿井下维修工,矿井关闭后凭借过硬的技术,通过竞聘上岗,被分配至原相矿机电队。2017年上半年,他带领检修班,取得了连续六个月井下无机电事故的成绩,保证了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检修工作事关电厂生产安全与经营效益,而大批从事井下与后勤工作的煤矿工人年龄偏大、学历较低、技能单一,比起经验丰富的检修队伍,这无疑会增加风险,而培养和维持一支额外的检修队伍,也让华润电力江苏大区增加了额外的成本支出。为了让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岗位,江苏检修公司徐州分公司专门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培训,结业后进行三个月跟班实习,帮助员工重拾自信和希望。 

 

既要符合国家政策,实现产能退出目标,又要做好安置工作,不让勤恳奉献的员工们心寒。2016年6月,离开煤矿在社会中迷茫的煤矿员工们陆续接到了华润电力打来的电话,对未来的恐惧、下岗的失落、在社会上四处碰壁的心酸,在听到面试通知那一刻,都化为哽咽和眼泪:“华润电力和华润煤业没忘了我们这些工人!” 

 

华润天能是华润煤炭业务去产能的缩影。截至2018年6月,华润电力共关闭矿井19座,分流安置员工17733人,完成了既定目标的88%。昔日的煤矿工人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华润电力在遍历煤炭行业的欢笑与泪水后,也将与这段经历告别,向着绿色低碳、世界一流发电企业的目标,重新出发。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