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香港
文/蓝屹
蓝屹
集团秘书长、集团办公厅主任

 

2000年到2008年之间,我曾在香港工作生活过8年。那时的自己刚过三十,血气方刚,对香港充满了好奇。记得初来乍到就写了一篇《初识香港》的小文给《华润》杂志,迫不及待地想把这种好奇表达出来。那8年正赶上华润大踏步地从香港走向内地,业务突飞猛进,业绩也是蒸蒸日上,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我们经常在香港和内地之间飞来飞去,算起来在香港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当08年离开香港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不舍。虽然8年时间不短,但因为都是碎片式的、不连续的,因此对香港了解是肤浅的、情感是疏离的、记忆是模糊的,我之于香港可能以一个过客自诩更为贴切一些,正像有诗句所描述的:“鸟飞过天空,没留下痕迹”。

 

没想到过了一个8年之后,也就是2016年3月我又一次派港工作。故地重游,思绪万千,我努力地回忆着当年的阳光、空气;回忆着自己穿过的街巷、踏过的行山径以及品尝的美食;回忆着我曾在这里的青春年少。此时的香港于我久未谋面似曾相识,我还是住在熟悉的湾景中心A座,每天早上拉开窗帘,推开窗户,还是一如既往地嘈杂,还是有一股潮腥的海风涌进来。因着工程的缘故,窗外的景色比昔日凌乱许多。天星小轮还是每天往返于湾仔和尖沙咀,只是靠岸的湾仔码头已不是当年的模样,码头上新开的日本筑地海鲜吸引着城中人争相前往。很感慨生意人的精明,选址和经营模式都透着与大海、码头、轮渡这种符号涵义的契合。湾景中心A座大堂比昔日明亮了许多,有时坐在大堂的沙发上等人,恍惚中还以为自己坐在过去那个8年的某一天,熟悉的、热闹的、寒暄的。看着电梯门打开又合上,或是里面空荡荡的,或是走出一个个陌生的面孔,这才意识到我坐在今日此时。偶然会上到A座42楼的天台,天台已被用心设计过,很有情调。天朗星稀,海风吹拂,与三、五同事饮茶聊天,或凭栏俯瞰维港夜景,或静静凝望近处被玻璃幕墙笼罩的华润大厦。霓虹闪烁中仿佛眼前又出现了当年那座通体白色的建筑,在漆黑的夜晚散发着柔幔轻纱般的光亮。

生活轨迹基本上还是两点一线即华润大厦和A座之间,距离很短,但这似乎要成为职业生涯中最长的两点一线。平日放下工作时,出了A座,通常有两个方向选择,向左走或向右走。左边有常去的时代广场和崇光百货,如今又多了一个希慎广场,因为其中有了一间诚品书店的缘故,我会沿着长长的踏步梯走近她。铜锣湾一如既往地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鹅颈桥下打小人的大妈们苍老了许多,举起鞋底打小人的力度明显不比从前。一路走过去,几乎所有的餐厅都改换了门庭,尤其是登龙街已变成了日本拉面的天下。很少越过马路走到维园,只愿坐在太平洋咖啡的旗舰店里享用一杯手冲,与同事们聊聊有关咖啡的往事,这便是十分惬意的事情。向右走是中环、金钟和上环,最舒服的是大清早穿过港大校园一路爬到太平山顶,找那间风景绝佳的太平洋咖啡坐下,就着窗外的云卷云舒享用早餐。太平洋咖啡香港总部位于上环的荷里活中心,以前常常去,现在回到香港了,离得这么近,却没有机会走进她了。从来没想过向右走究竟有多远,有一天竟然发狠走到了数码港。港岛虽然不大,但是你如果真要以脚步去丈量,还是要费些气力的。

有一天在谢斐道上看到了“七喜粥面小厨”的招牌,心中为之一动。2000年我到港工作时,“七喜粥面小厨”就在A座门口,也就是现在Vango便利店的位置。这间小店因地利之便,华润人常常光顾。老板是个挺不错的老头,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手持一瓶大只的蓝妹啤酒,笑呵呵的。慢慢混得熟了,大家也无话不谈,我才知道97之前他们全家都移民加拿大了,因为在国外闷得慌,老头不顾家人劝阻毅然决定返回香港,开了这间餐馆并独自打理。似乎有些孤单惜孤单的意思,记得08年离开香港的前一天,老头知道我要调回了,很是伤感,请我喝了两瓶蓝妹,精心为我蒸了条鱼,坚持不收那天的饭钱。送我出门的时候,一直念叨着回到香港一定过来看看他。后来出差到香港再回到A座,“七喜粥面小厨”已经搬走了。也许老头知道老朋友会寻找他,便在过了天桥近处的谢斐道重新开张。我兴冲冲地走到“七喜粥面小厨”的门口,却没有看到老头,询问店员也一问三不知。坐在店里,点了过去同样的菜式,却已不是昔日的味道了。“纯子屋”竟然也搬到了谢斐道,过去在鹰君中心二楼的时候,我每次去都是点一个石锅拌饭,记得老板娘是韩国人,长得很精致,表情恰到好处,中文还不错。头顶上方挂了几台小电视,永远播放着听不懂的韩剧。这次走进去,环境彻底改变了,我还是点了一个石锅拌饭,看不到漂亮的老板娘了,这锅饭的味道似乎也逊色不少。人确实是个复杂的动物,明明是胃口,偏要上心头。

 

这两年添了一个跑步的习惯,这才发现香港真是一个跑步的好地方。每天早起出了A座也有两个方向选择,向左跑或向右跑。向左跑主要是沿海边,施工影响道路有些局促,大多是跑到中环码头折返,有时感觉状态好,也会跑过港澳码头,到孙中山先生塑像前绕一圈。我还是喜欢出了A座向右跑,热身过后上天桥,用不超过两分钟时间横穿谢斐道、骆克道、轩尼诗道,踏过电车轨道后,在英皇中心右侧的巴路士街跑上有点坡度的活道,活道尽头转右便是皇后大道东,跑一小段过马路就可以上山了。上山的台阶很长很陡,当感觉有些吃不消时,景色怡人的跑步径便出现在眼前了。这段跑步径向左是宝云径,向右可以一直跑到司徒拔道。在这里跑步很爽,看着山下钢筋水泥的丛林在你的脚下掠过,你就像跑在悬崖边、跑在云端里。大汗淋漓地下到山脚,通常城市开始热闹起来,见到的多是上学的孩子们和孩子们的家长正在走过那座整修的教堂。教堂被脚手架和蓝色的网布包裹着,大约在一楼与二楼交接的位置有一圈环绕的围板,上面用中英文写着这样一段话:“If anyone is in Christ, there is a new creation; the old has gone, the new is here. 所以,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这段话我理解讲的是信仰的力量。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这其实也是时间的力量。2016年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有太多的变化,也曾有黑天鹅飞过,我很怀念她。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