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育宁:转型促发展 创新谋未来

>傅育宁博士 华润集团董事长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对于全体华润人来说,既充满挑战与困难,也收获了成功与喜悦,这是令我们百感交集的五年,也是奋发有为的五年。对外,我们顶住了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对内,我们经受住了“4.17事件”带来的严重冲击,重塑文化、重振士气、重整队伍,推动华润走向了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在华润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优秀的经理人队伍,40多万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热爱着华润的员工们,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交出了一份成绩不俗的答卷。

带着“十二五”沉甸甸的记忆,我们迈步走进了“十三五”,迎来一个更加艰难复杂的发展环境。全球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第三波影响,复苏困难重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应对宏观经济的挑战,中央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想。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将经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并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华润也将在国家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型期,迎来自己的第四次转型。

回顾华润的发展历程,我们曾经经历了三次重大战略转型:20世纪50年代,从地下交通站转型为贸易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贸易向实业转型;本世纪初,从实业向多元化控股集团转型。实践证明,每次转型,华润都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在机遇和挑战中,获取了持续增长的动力。第四次转型,将是华润再一次超越自我、迈向卓越的重要契机,也将是影响华润未来能否成为一家优秀的全球化企业的关键时期。

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骤变过程,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演变过程,相较于转型发展的目标,我们更需要关注自身能力的建设。华润过去的发展,将重心放在了“做大”上面,在“做实”、“做强”、“做好”上面着力不够,存在着大而不强、大而不实的问题。未来我们要实现成功转型,必须要补齐短板,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模式、增长方式、业务结构、区域布局、管控手段、思路方法,都需要满足转型的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变革。我们的战略规划也必须体现转型的思路,抓住能力建设的薄弱环节、牵动全局的关键问题,为推动华润转型发展指引方向。集团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了“双擎两翼”的战略发展构想,提出了“5M”的发展理念。今年,又将“转型、创新”确定为年度管理主题。我以为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新兴行业,培育新增长点。“十三五”期间我们不能因循守旧,一定要发挥我们成功的经验,也就是华润产业并购和整合的能力。一方面沿着现有业务价值链的上下游,扩大新能源、生物制药等领域的比重,另一方面探索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力争像当年培育电力、燃气、医药那样孵化出若干新兴产业。

二是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要进一步加大产业调整力度,择机退出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要进一步通过整合,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以战略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要尽量将资源向新兴的、高增长的产业配置。同时,要下大力气做好亏损业务的扭亏工作。

三是加快海外拓展,发挥协同效益。国际化是华润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球配置资源和竞争要素,要加速消费品“好产品、好渠道”策略的实施,控制优质资源,提升渠道价值。电力、水泥、地产、燃气等利润中心要继续推进国际化工作,争取早日实现新的突破。我们要加大对香港民生产业的关注力度,增加对香港的投资。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多元化业务的优势,找到多个产业合作共生的核心价值,达到互利互惠的共赢目的。

四是完善体制建设,推动创新发展。我们要通过价值导向、激励机制、资源投入等手段,在全集团建设创新体系。为培育创新项目,集团已经决定组建大健康、商业地产、华创消费品、能源、微电子等9个产业基金。与产业基金相适应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基金经理人管理机制要尽快出台。基金经理人拥有对项目的建议权,有跟投的义务,也有分享的权利,这是一种既有激励,也有约束的机制安排。我们要在集团内,为营造创新氛围构建良好的基础条件,建立健全允许失败、宽容犯错的容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撑腰,为敢于担当者担当,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应当时刻关注我们的同行,树标杆、找差距。各SBU、BU在探索新的业务方式、新的管理方式和新技术的应用上,绝不能等,更不能靠,要有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意识。

 

五是重视人才培养,积蓄发展力量。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将成为我们能否实现“十三五”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审视集团人力资源政策中的不足和短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调整。集团上下要关心我们的经理人和员工,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对于离职的同事要主动与他们谈心,深入了解他们离职的原因,从原因中发现我们工作的缺失和不足,创造一种更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机制,吸引、留住人才。我们要尽快完善集团人才发展的专业序列设置,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为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打造一条晋升通道,使他们感受到集团对专业人才的重视,愿意为自己可期盼的未来贡献智慧和才能。薪酬机制的设计应“收放”有度,既要通过激励手段保护经理人的创业激情和工作积极性,也要通过约束机制,杜绝违背诚信原则获取不当利益行为的存在。我们还要关注人效指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成本效益的提升。可以说,我们关注个人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就是关注企业效益、个人收入的增长,关注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六是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落地。华润优良的文化基因,在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倡导的文化理念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领导者知行背离,说一套、做一套,导致出现文化信仰的危机。企业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也是为战略实现服务的,“十三五”期间,我们需要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谨守商业本分、彰显制度尊严、坚持诚实守信”进一步推动文化重塑工作。要以人、制度、文化的融合为目标,重点加强制度梳理,解决制度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问题,使新的企业文化理念能真正实现落地,形成知行合一的华润文化。这就需要各级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自觉成为文化的代言人、践行者、守护神,身体力行、以身作则,通过带头示范作用,统一华润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各级企业要加强文化的宣贯,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优势,以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推动文化落地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有针对性地纠正我们过去出现的问题,突出解决对员工影响、对外界影响较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向公司全体同仁、向社会昭示我们所倡导文化的方向和决心。

眼下,华润人共同参与的是一个关系华润百年基业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每一位经理人和员工,都应当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要以一种正面、积极的思维态度(positive thinking),面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所出现的重大调整和转型过程。在我看来,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思潮走到了一个阶段性终点的标志。它带来经济繁荣的背后,也催生了社会的不公、严重的贫富不均以及大范围的贪腐,这不仅发生在中国,在全世界都一样。各国为纠正这个后果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三年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包括反腐行动,也属于纠正行为的一部分。只有我们充分理解这些问题,我们才会减少困惑,才会在变化的过程中找到我们的立足点,从而既能跟上形势的变化,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谋求和把握未来。我希望大家能看到国家未来经济的转型、社会的调整将趋于更加健康,更体现社会的包容性和与环境的协同性,从而形成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华润的经理人们可以以这种全局观和历史观来观照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不迷惘,不抱怨,保持对国家和民族坚定的信念。

 

《道德经》有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又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华润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岗位的不懈努力、每一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我们宏伟的“十三五”战略蓝图能否实现,取决于每一位华润同事的努力和贡献。华润已经走过了近八十个春秋,前辈们奠定了华润的基业,而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必须承担起基业长青的历史责任。面向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我希望大家能有“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志向,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升心灵境界,在改革的浪潮中,甘苦与共、昂扬奋进!

(本文摘自傅育宁董事长于2016年2月25-26日在集团经理人工作会议暨“十三五”战略规划研讨会上的讲话)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