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十一”看供给侧改革
 

>这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它反映了中国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更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不足的矛盾。

“双十一”的时候,许多进口产品受到国内消费者追捧:某大型外资超市在天猫卖出了224万升进口牛奶,接近中国人每天液体奶需求量的一成;进口奶粉再度刷新成交纪录;日本马桶盖、韩国化妆品、美国手机等都在最畅销的“海淘”商品中名列前茅……

其实,国内也有类似的产品,但是中国消费者却看不上眼,主要原因是一些产品品质不好,所以不受待见了。这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它反映了中国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更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不足的矛盾。

于是,“供给侧改革”这一新概念开始火了起来。在“双十一”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这一略显生僻的经济术语,正日渐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热词”。

“供给侧改革”像中药 见效慢但药效好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而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社会的经济活动在市场上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扩大而实现的。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需求的拉动。但是,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断扩大的投资在拉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供需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即结构性矛盾。现实情况是,只靠通过“总需求”的调控来实现稳增长已经比较艰难,有必要转到“供给”这一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单纯的扩大供给,而是根据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差异,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压缩过剩的产能,增加短缺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补足供给的短板,使供求在更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扩大需求作为行之有效的宏观管理措施,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直接扩大各类投资需求,直接形成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见效非常快,一般3到6个月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而供给侧的改革偏重于结构调整,“供给侧的改革首先要满足人民群众最急需又得不到的需求,然后才能创造出潜在的需求,这都需要一个投入、建设、供应、购买、消费、认知、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要经过长期反复的市场试验行为才得以稳定,当然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贤说。

所以有人将能够短期显效的“需求侧改革”比作“西药”,更重长远的“供给侧改革”比作“中药”。“西医”可以救急,但副作用大;中医疗法如文火慢煮,综合施治,需要把握火候,引出的味道也更浓。

消费外流凸显政府缺位与越位

 

“双十一”期间,老百姓更多选择外国产品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国内一些同类产品的质量无法满足需求。究其实,国外马桶盖、奶粉畅销国内,都是我国产品创新不足导致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表示,要实现创新驱动,就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就涉及到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等方面都要进行改革。

如果说马桶盖问题是我国的创新不足导致的,那奶粉问题就是政府的监管和标准出了问题。“我们需要反思,政府出台的标准是不是太低了?监管是不是太松了?或者说,监管体制本身就有问题,所以导致直到现在消费者的主权都得不到维护。”刘尚希说,因为我国的一些政策长期维护生产者的主权而忽略了消费者的主权,才导致了产品问题频出。

现实是,中国人对手机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在国内iPhone手机甚是走俏,本土品牌却难有高端货,消费外流就在所难免。在刘尚希看来,消费外流跟政府的失职有直接关系,政府转变职能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出现政府既缺位又越位的怪现象。

“政府越位压缩了市场的空间,导致企业创新的动力不够,比如说,针对企业的补贴太多,补得企业都不想创新了,因为政府的钱能赚到,何必去挣市场的钱,这就是越位造成的;政府缺位导致产品买起来不放心、消费者不敢买,或者就算买了也是提心吊胆,这种情况下大家的兴趣就转向了国外,表面上看是对产品的信心问题,实际上凸显出政府监管的问题。”

目前我国是通过降低关税的办法进口更多国外的产品使消费回流到国内,但如果政府监管缺位,消费需求也释放不出来。降低关税、把外国的产品放进来是可以扩大消费,但不是扩大内需,也不是促进结构调整的做法,拉动的只是国外的生产。可能短期之内消费者能得到利益,但从长期来看是不利的。

供给侧发力,首先要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得不承认,国内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是消费外流的直接原因。而目前我国针对损害消费者利益、损害消费者主权的行为一般采取的是“麻杆打狼”的做法。为了经济增长、为了发展,还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产品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对企业进行保护,无形中就把消费者挤出去了。

刘尚希认为,应该把消费者的权益放在首位,只有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需求就出来了,“企业如果不创新就活不了,创新自然就有了动力,也就认真生产了。”

其实,《中国制造2025》已经指明了制造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中国部分产品的品质信誉也会逐步提升。可以预言,未来,通过供给端不断地改革、完善,那些质量好、价格低的好产品将不再需要“海淘”,中国消费者的钞票也不会再大量流向国外了。

【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周刊》,作者:王红茹。未能与作者取得联系,请作者及时与本刊联系,即付稿酬。】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