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引发国际关注,4000亿人民币的订单、高规格的皇室礼遇、经济合作的多个“第一次”……开启了一个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交往的样本。一百多年前,大清国与大英帝国同样开启了许多个“第一次”,同样签订了贸易、开埠等一系列条约,但开启方式不同,书写的历史也截然不同。

国力孱弱,人心无处安放,个体命运如惊涛中的扁舟,随时可能覆灭;国家强盛,众志成城,个体才会有归处。历史的教训,让我们从国家的镜像中看到了自我的位置:只有当亿万个体汇聚起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洪流中,国富民强才能从梦想变为现实。

当我们结合国家的历史环境去考量的时候,发现华润的历史总是与国家的发展休戚与共。从化名杨廉安的秦邦礼拿着陈云给的两根金条,启动了以商业为掩护的地下工作开始,华润人便肩负起了国家和民族的使命。他们是当时中国大地上一群感受人民痛苦最深切的仁人志士,他们以“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的决心点燃了民族的希望,一路蜕变成长,守护着自己植根的这片土地。可以说,华润人的基因里一开始便有着家国情怀。在国家交办的任务和困难的历史抉择背后,有着无数为了国家利益甘于奉献的华润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好,家国情怀是从恋家到故乡情、再到对国家的爱的自然生长。是这种对国家的爱,让先辈视国为家,以天下为己任,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国泰民安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

今天,公民意识渐强,情怀理想泛滥,其实体现出的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人都能心系他人、心系社会、心系国家的期盼。传统的家国情怀,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情怀。华润人心怀与生俱来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理应继续有所作为,让我们在为国家点赞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出我为国家做过什么,过去如此,未来,也当如此。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