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要信息化干什么?
文/ 连海毅【集团信息管理部专业总监】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IT负责人,我们需要像看水、电、燃气、电话等这些最基本的生产经营要素一样看待互联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危机感:如果今天我们不知道如何使用它,那么明天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去使用它。


IT业界有一个“老掉牙”的说法,“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这句话当我还在做咨询顾问的时候就拿来给用户“洗脑”,不过十几年过去了,真的有几家企业是因为上了ERP而死掉?又有几家死掉的企业是因为没有上ERP?

我是在华润做了财务核算项目后,留在集团信息管理部、成为了华润信息化大家庭的一员。回顾这6、7年的历程,华润的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一系列的应用系统和技术平台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信息化团队的组织能力早已不再是“小米加步枪”,虽不敢“独步天下”,但在央企中也可“傲视群雄”了。然而,回到上面“是否要上ERP”的辩论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华润现在的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未来呢?当我从乙方调换到甲方,从咨询公司来到华润,“换位思考”之后得到的是更加客观和深刻的理解。

其实,我感觉上面那句话是说给企业IT负责人听的,你是否给企业创造了“推动业务变革和管理变革最好的机会”?如果提供了,那么可以算“基本合格”;如果你能够推动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将机会转换为实际结果,那么根据转换的成效,你的工作可以是“达到预期”或“超越预期”。

而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既然信息化项目是“推动公司级业务变革和管理变革最好的机会”(个人认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没有之一),那么在这里,你可以有时间、资金、外部专家和系统工具等一系列资源,也可以有不断试错的藉口和承担责任的“替罪羊”,但问题是:你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觉得信息化项目是上级的一个命令,那么你最终得到的就是一个命令;而如果你觉得它是IT部门的一个系统,那么最终你得到的也许仅仅就是一个系统。

我们看到了太多公司在信息化上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但也有公司能够借由这样一种技术投入华丽转身,实现战略转型、涅槃重生。究其根本,还是作为管理者,你选择的是什么?

在这个信息数字时代,外部不断提出的各种新的概念冲击着我们:电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此消彼长的噪声,纷繁复杂的概念让人应接不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抉择呢?我觉得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果把一场场IT盛宴比成顶级体育赛事,那么,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一张观众席的门票,还是一个入场竞技的资格?

一方面,不可能出现一个全能选手成为所有领域的佼佼者,科比与贝克汉姆在对方的场地上也只能坐在观众席上;另一方面,职业体育是身体和大脑的结合,你想做超一流职业选手,那么要问问自己是否有世界级的身体素质和超越其他选手的竞技策略。电商可以作个例子。当所有人都知道它是个颠覆者之后,再准备与其中的职业选手同场竞技,这时才体会到自己的信息化基础只达到业余选手的水平,同时从整体上缺乏互联网思维的“基因”,这样的贸然下场竞技可能连预选赛都无法通过。而在信息时代,信息化是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所以我们可以给自己“画画像”,自己的身体素质是哪个级别?

其实,不少被包装得很漂亮的概念搞明白了也没那么复杂。比如“云计算“。现代社会是有分工的,互联网领域也一样,不需要每个企业都把云计算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华润这样的传统行业,云计算是IT部门的事。从广义的角度看,集团共性系统和利润中心ERP系统就是一种“云”的模式;从更为严格的技术角度看,未来集团新一代云计算数据中心将提供更为完整且符合商业化标准的云服务,集团和利润中心拳头一致对外,打出组合拳的威力,否则我们每个SBU/BU都只能像业余选手一样在竞技场上单打独斗了。

又比如“大数据”。作为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重新包装的IT模式,大数据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领域颠覆传统行业的工具,并且已经逐步被大家所接受。问题只是“风怎么吹、什么时候能把猪吹起来”。同时,业界也有另一个很“不幸”的共识——传统企业在大数据领域依然不会是“领导者”。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传统企业是否要保留成为“跟随者”的资格?还是准备继续做“观众”?其实,保留“跟随者”的资格并不难:提高信息化覆盖率,尽可能把所有业务活动通过IT系统作为数据记录下来;未来大数据平台成熟了,我们至少有与之对价的筹码。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是会灭失的,而数据是要积累才有价值,等你觉得它有价值再积累就没有意义了,这也正是你为什么没有机会的根源。

联想到眼下被炒得火热的“互联网+”。其实互联网是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是互联网领域的自我救赎:蛋跑得太快了,母鸡跟不上,谁来孵蛋?所以“互联网+”这场戏是需要传统企业一起来唱的。问题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到底加了什么?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传统企业将互联网增加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毋庸置疑,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新的生活要素,这种生活要素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可以提供给消费者,传统企业一样可以参与其中,无非是需要考虑采用什么模式。另外一个视角,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IT负责人,我们需要像看水、电、燃气、电话等这些最基本的生产经营要素一样看待互联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危机感:如果今天我们不知道如何使用它,那么明天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去使用它。或许“‘+’互联网是找死,‘不+’互联网是等死”会成为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新的困局和窘境。

所以,信息化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化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愿意给信息化领域投入多少比例的资源,就等于愿意给未来投多少比例。同时,传统企业在互联网领域既不宜简单跟风、也无法置身世外,既要看看我们的身体素质、也要想好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