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邻避运动 Not In My Backyard

1980年《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一篇报道中,第一次用“邻避”这个词来描述美国人对化工垃圾的排斥和反抗,后来媒体和学界开始用这个词概括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必需的公共设施遭到选址社区排斥甚至引起群体抗议的现象,“邻避”对应的英文短语是“NIMBY”,也就是“别在我的后院中”(Not in my backyard)的缩写,与之相关的抗议活动则被称为邻避运动。

新任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今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谈到PX项目时便使用了这一专业词汇。他表示,“邻避运动”在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如果处理不好会扩大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PX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工业技术产业,环保部支持依法建设这种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他要求这些工程必须将选址工作、环保措施做到位,并在审批过程中做到信息公开,依法严格审批,“特别在建成后要加强监管”。他也希望各级地方政府能提高自身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根据经济学理论,集体消费的必要公共设施具有负外部性,比如造成环境污染、导致安全风险、引起附近房产价格下降。公共设施外部性的成本主要由周边居民承担,福利和效益却由全社会共享。公共设施的好处和坏处在空间上相互分离,使周边民众感到在成本—收益上不平衡,进而引发“邻避运动”。邻避运动是发展之痛,也是进步之阶,妥善应对不仅能保障看得见的公共利益,也能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民主科学决策、公民参与水平的不断提高。

碳排放 carbon emission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碳排放交易是用经济手段推动环保的国际通行办法。1997年开始接受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重要议定书,是碳排放全球交易的政策驱动力。协议国家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一定的碳排放减排目标,各国可将自己的减排目标分配给国内不同的企业。当某国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时,可以从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或排放许可证)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同样的,在一国内部,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的企业也可以从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的企业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配额(或排放许可证)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

“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承诺到2020年将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较2005年削减40-45%,允许排放量增长但增速放慢。

浏览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