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海归的农业梦
文/ 吕彦品 【华润五丰】 2018-04-11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我出国在农经领域继续学习。国外的教授问我未来的计划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我要回中国”,教授很惊讶,回中国做农业? 

那时,农业对我来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回国后,我有幸来到华润五丰,又机缘巧合地加入了华润百色希望小镇的团队。在华润这艘航母上扎根农业和农村,一晃已经第七年了。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农业俨然成为了传统落后的代名词,社会大潮滚滚向前,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忙不迭地逃离农村,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一片凋敝景象。而我似乎是时代的异类,自愿投身农业和农村,刚毕业就在广西百色的老少边穷地区呆了一年多。那时遇到的无论是政企领导还是社会人士,多多少少都会带着不解目光来看我们这些做农业的年轻人,还有位记者为我写了篇专题文章《海归女留守农村为哪般》,虽然没有直说,言辞间却流露出感叹,大好青春浪费在农村,傻啊。虽然选择了一条最不平坦的路,但对于我们这些农业出身的学子,能够亲眼见证农业的改革,甚至亲手促成农业进步,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然而真正做起农业,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毫不熟悉的操作领域,毫不留情的市场环境,毫无优势的竞争成本,辛苦一年的收益甚至还不如普通的农民。难,真是太难了。面对困难,有过质疑,有过困惑,年年期待好收成,像老农民一样祈求风调雨顺,最后一年的辛劳都抵不过一场自然灾害或者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这样的委屈简直让人怀疑自己、怀疑社会。在一次商业汇报会上,领导表达了对我们能力的失望之情,当场我的眼眶就红了,拼命忍住眼泪,心里的羞愧、自责、委屈和沮丧混在一起,很不是滋味。

但是我从来不怀疑和后悔当初的选择,咬咬牙坚持下来,厚着脸皮留下来继续啃农业。留下,往大里说,中国的农业就有希望;往小里说,自己的梦想也有实现的方向。说句心里话,如果真正学农业的人都不愿去做农业,敢想象这个行业的未来吗?也许我们的才能用在别处也能熠熠生辉,但是锦上添花却不如雪中送炭,如果我们这样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都不能把中国农业带到一个新高度,那么中国可能再无新农业!

人要知耻而后勇,缺什么就要补什么,业绩不相信眼泪。我主动捡起了上学时最不愿碰的财务、法律和技术理论知识,踏踏实实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虚心向各种职能和业务骨干求教,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沟通技巧。在对自身不足深刻反思后,我以考代练趁空余时间拿下了中级经济师职称资格,对业务知识的渴求令我不断进修追求卓越;在对业务作系统分析时,我能够逻辑地串联起客户痛点和自身优势,将我方的实力和诚意表现给对方,用事实和说服力来打动客户和合作伙伴;我潜心专业、苦心雕琢,让希望小镇产业发展的办公体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粗放到精益逐渐羽翼丰满;在我的组织和协助下,希望小镇的产业发展工作获得了很多社会认可,也间接促成了新的合作项目的达成;在我部领导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也开展得越来越顺利平稳,为新农业领域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作为希望小镇产业项目对外的窗口岗位,我接触得更多的是对希望小镇抱有好奇之情的社会各界人士,而我自身也成为了希望小镇新农人的一个形象代表。在工作中,我也时刻提醒自己要展现小镇风采,展现80后90后的新时代正能量。从小镇建设时期的宣传讲解,到小镇产品的品牌建设,我都亲力亲为,用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向大众宣扬了华润的社会责任、希望小镇理念和现代农业的意义。出于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同,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慈善公益和精准扶贫工作中来,这时,我感觉到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人的成就感与使命感,如果说使命就是做社会最需要我做的事,那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我无愧于自己的使命。 

我是希望小镇这个团队中最普通又平凡的一员,每天,我们在喧哗都市的另一端走上田埂、走入车间、走进卖场。我们是青春激扬的新农人,我们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华润人,在当代人各自奔赴繁华时,我们在农村、在山区、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贫困区,默默地守护着农业,耕耘着希望和远方的田野。我时常被我的同事们感动,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为了影响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来。为了让更多的人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也为了尽快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自愿守住我的小镇、我的三农、我的初心和我的使命,为我平凡而又不普通的理想信念贡献我终生的力量。 

 

相关新闻
相关附件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隐私安全 | 站外导航 | 版权所有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 RSS订阅

Copyright ©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5648 技术支持:华润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