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频中“走出”的标准化
文/ 季虹 【华润化工】 2016-11-01
随着华润包装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部门都需要不断引进新员工,为企业发展补充新鲜血液。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也是尽快让新人适应新环境的必要环节。从20112013的三年时间里,华润包装检测中心经历了多次对新进员工的培训。从新员工考核结果分析来看,新员工培训时间需达到三个月才能满足岗位要求,这与2011年之前新员工培训一个月即能上岗操作的培训周期存在较大差异。如何缩短培训周期,提高培训效率是检测中心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时刻的窘境

 

拿到最近新招的几个员工三个月的培训考核表,检测中心徐主管不禁眉头一紧。大至浏览考核表,最后一栏虽然都写着“合格”二字,但从前面的分数统计来看这些新员工交上的答卷大多都不尽如人意。眼看着马上就要进入产品销售旺季了,公司正是忙碌的时候,检测中心在这中间扮演的把关角色尤为重要,新员工这样的考核成绩不禁让人担心,不能独当一面事小,要是忙中出错,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事大。想到这里,徐主管决定去找检测中心经理谈一谈。

 

“王经理,您现在忙吗?”

 

“怎么?考核成绩出来啦?”王经理看着她手里的一沓纸。

 

“是啊,正是为这事找您呢。”

 

“坐吧。怎么一脸愁容?”王经理边说着边把考核表拿过去翻看起来。“呵呵,和我预想的差不多。”

 

“王经理,我们新员工来了也不是一拨两拨了,这么多次下来我们的培训效果好像都不是很理想啊。培训时间这么长,花费的人力物力不是一点半点,还达不到理想效果,这样下去不行呀。”

“是呀,长期下去效率肯定跟不上。这样吧,你去找几个我们部门的技术骨干,抽个时间我们聚在一起商量一下这事。公司马上要进入销售旺季了,我们部门可不能拖后腿啊!”

 

几个技术骨干聚在一起一合计,都觉得这事挺棘手。大家把包括2013年年初在内的近些年所有能够收集到的新员工培训考核资料整理了一下,发现20112013年的新员工岗位培训时间是三个月,而2011年以前新员工只需要培训一个月就能达到岗位要求。是什么原因导致新员工上岗培训周期差异呢?两个月的时间差是不是可以缩短呢?

 

“我们干脆成立个项目组,好好研究研究这个问题,争取把培训时间缩短到一个月。”检测中心的精益能手小朱提议道,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灵光一闪破僵局

 

说干就干,项目组成员针对新进员工培训上岗的时间差异做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发现,20112013年的新员工和2011年之前新员工在培训的各环节存在5个方面的差异,分别是培训范围、培训岗位、培训对象学习主动性、培训人员责任心、操作规程的掌握熟练度。

 

针对这5个方面的差异,他们继续做调查,发现最后一项操作规程的设置对新员工岗位技能的掌握影响最大。

 

 “我们的操作手册都是这么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慢慢丰富起来的,操作手册本身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啊。”王经理说到。

 

“王经理,虽然操作手册写得很详实,但是我在带新员工学习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他们边学操作手册边进行操作,很多小细节他们都很难做到位,我在边上的时候还可以提醒一下,我不在的时候他们就注意不到,因为操作手册上没有写,长此以往,那些注意不到的细节就会给他们今后的工作带来麻烦,这其实就是操作手册的一个缺陷。”小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是啊,这些问题我也遇到过。而且操作手册内容比较繁琐,新员工很难有耐心完完整整的看完,更别说完全掌握了,这样我们做导师的压力也很大啊。”小朱对小徐想法表示赞同。

 

一时无话,王经理若有所思地说:“看来这操作手册是要改进改进了。”

 

王经理摸索着桌上的手机,他突然灵光一闪:“我们为什么不把实际操作拍下来啊,我这个手机的操作说明就是一个视频,看起来简单明了啊。”

 

“是啊,拍成视频不就行了,网上很多操作流程的教学都是用的视频。我家的单反可以拍视频,不过拍视频可是个技术活,我们都没有经验啊。”

 

王经理想了一想说:“我觉得可行。小朱你把相机带来,我们先找一个操作流程拍一下,只要把这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琢磨透了,后续的其他操作流程拍摄应该也不成问题。既然我们决定做这个项目就要勇于去尝试,大家放手去做吧。”

 

摸着石头过河

 

有了王经理的鼓励,大家都放心大胆地干了起来。在确定熔点测试作为拍摄对象后,小朱从家里带来了相机。虽然大家都没有拍视频的经验,但大家都确信只要按照操作手册把标准操作流程完整拍摄下来肯定是没问题的。

 

项目组成员们准备好了熔点测试要用到的样品和试验仪器,安排好测试操作人员,又找来相机三脚架把相机架了起来保证拍摄的稳定性。在一切都准备的有模有样后,“导演”小朱下令开机。

 

“等一下,你刚才走过来的时候把仪器给挡住了,那个操作过程没拍到,重来一下。”说着小朱把相机挪了一下。

 

“停一下,这里仪器显示的数值要给个特写。”

 

……就这样来来回回了很多次,好不容易拍完了,大家都累得够呛,拍摄过程显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

 

拍了这么多零碎的片段,后期的剪辑自然是少不了了,组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视频的后期制作大家都显得手足无措。

 

徐主管看大家都有点泄气,说到:“大家都别灰心,办法总会有的。这样吧,大家回去都上网查查,看看有什么简单一点的视频制作方面的软件。项目经费有限,找专业的视频制作公司肯定是不行了,我们大家一起摸索吧。”

 

在这之后,项目组成员们忙完手头的工作就上网搜集各种视频制作软件,下载下来尝试着学习使用。有很多软件都太专业,很难运用,他们就再重新找,直到找到容易上手又能满足他们制作需求的软件。一有空他们就围在一起讨论视频的事,从零碎的视频片段中筛选出可以利用的,寻找拍的不好的视频中存在的问题。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拍摄电脑屏幕操作画面时会出现跳动和水波纹一样的纹路。于是他们又求助于网络,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最终他们找到了一款软件,可以直接录制电脑屏幕上的操作过程,从而避免了拍摄过程中出现的波形干扰现象。整个操作过程拍下来了,没有配音肯定是不行的,于是项目组成员们又忙活起配音来。由于没有专业的录音棚,配音的录制效果不是太好,总会有很多噪音混杂其中。

 

为了做好这个改善项目,大家都是卯足了劲去学、去干,但是由于没有经验,这一连串的事情做下来大家都有些手忙脚乱。王经理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商量,决定今后在拍摄之前都要开会讨论,制定拍摄计划。哪些镜头要进行重点拍摄,哪些镜头需要拍特写,某个操作流程应该用什么拍摄手法表现等等都要在拍摄前确定。

 

每次拍摄结束后项目组成员都要一起讨论修改意见,对需要修改的镜头进行二次补拍,重新剪辑到视频中,不断反复完善。他们还找到了一个语音合成系统,将文字转换为语音,取代了之前的真人录音作为视频配音,解决了噪音问题。

 

就这样,项目组成员们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从刚开始的拍摄一项操作视频花费两三个月,到后期的拍摄、配音、剪辑一气呵成,视频的拍摄和制作速度明显加快,效果也越来越好。最终他们在2013年底完成了11项操作规范视频的拍摄制作工作。

 

可视化与标准化

 

为了巩固完善这一项目成果,项目组成员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员工和培训导师的职责,列出了新员工的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计划安排表,明确了考核流程。

 

2013年底开始,整个检测中心就将这一系列的可视化与标准化的流程运用到新员工的培训工作中。从到部门报到开始,按计划进行安全培训、理论培训,然后进入运行班倒班,按计划结合可视化操作视频进行岗位操作培训学习。

 

在结束一个月的培训时间后,检测中心还安排了新员工培训效果问卷调查。在对53位化验员进行调查问卷后,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达到100%。新员工的考核成绩也令人满意,达到了岗位要求,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

 

冗长的文字资料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勇于创新和突破的团队把枯燥的文字性的描述变成可视的视频。实验室操作手册在很多细节方面的描述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注意点以及一些容易混淆的方面都很难描述清楚,但是一段视频却可以很生动地表现出来,视频画面上也会有文字特别标出。比如实验中明确称样量,在以前的操作手册中只会写“准确称量±0.1克”,但在视频解说“准确称量±0.1克”的同时,视频画面也会告诉员工怎么操作天平才能准确称量±0.1克。检测中心有多达二三十项的操作,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进行操作培训,新员工首先要阅读操作手册并理解文字内容,然后再跟着师傅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实践,至少要学习三四个月,而且每个师傅教出来的操作流程都不一样。现在有了可视化的操作视频,一个新员工在学习完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可能没有师傅跟在旁边手把手教,但是通过对操作视频的学习就可以对整个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关键点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师傅的作用可能只是对一些疑问的解答,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与此同时又减少了每个人操作手法的差异,大家在操作中统一标准,就便于今后更快地找到操作中一些问题的成因。

 

这个项目进行了一年多,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是视频的拍摄、配音和剪辑合成。但就是这最困难操作规程的可视化过程,实现了培训教材载体的创新,大大提高了检测中心新员工培训的效率,培训规程标准化又前进了一大步。

相关新闻
相关附件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隐私安全 | 站外导航 | 版权所有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 RSS订阅

Copyright ©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5648 技术支持:华润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