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艺,存乎物与心之间
文/ 集团董事办 2016-06-16

“工匠精神”是什么,也许匠人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离“物”最近,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这便是古人讲的“格物”。对于匠人,华润可称得上“行行出状元”,人人都可尽展身手和才华。在各自己的领域,他们都有哪些习得和心得,如何关照身外又反观自身,听听他们的现身说法吧。

 

失误后的补救赢得称赞

——杨倩 太平洋咖啡华西区

 

四年前的一天,我收到好友的邀请参加了一次街头手冲咖啡公益活动,正是这次活动开启了我和咖啡的不解之缘。

 

2015年我在太平洋咖啡华西区半年度咖啡师大赛中取得了冠军,并参加了当年太平洋咖啡中国区咖啡师大赛的角逐。在这次比赛的决赛环节,我在制作咖啡时,第一次打发牛奶出现了失误,在计时的情况下,我返回后场重新拿到牛奶再回台上制作。

 

这一行动感动了裁判,这场比赛的评审之一,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赛区)裁判长王旻旻在赛后称赞道,“杨倩并没有为了完成比赛,而将就着把不那么完美的产品送给顾客(也就是评审),而是在计时的情况下重新制作。她的行为不仅展示了她作为咖啡师的专业水平,而且体现出她平时以客户体验为先,对咖啡品质追求完美的工作习惯。”最终,我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调配一杯饮品实验了30多次

——魏征 太平洋咖啡华北区

 

反复调试配比对一名咖啡师来说是司空见惯的。

 

2016年1月,我参加了太平洋咖啡一季度咖啡师大赛华北赛区比赛。比赛的创意饮品,我选用了浓缩咖啡加特调苏打水,特调苏打水中原料是冰水、鲜榨橙汁和焦糖,在确定原料配比时,我不断研究,尝试了30余次后才最终确认下来。

 

最终,这次比赛我取得了第一名。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而只想不做,你顶多算是梦想家!我希望通过用心重复每一杯咖啡的制作赋予“咖啡”新的诠释!

 

不给建筑物留下遗憾

——张丹 华润置地成都大区

 

三年前,我怀着既有欣喜又忐忑的心情,迎着初冬稍带寒意的微风,来到项目地块的土坡上。一眼望去,满是杂草和周边村民遗留的庄稼,一路走去,身后都是深深的脚印。

 

冬日的傍晚,我揣着施工许可证的办理资料走出政府办证大厅,焦急地奔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因为马上还要继续跟施工单位梳理办证的相关资料;晚上十点多,项目部的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一遍又一遍地核对资料信息……在办证大厅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那一刹那,我倍感兴奋。

 

春末的夜晚,室外瓢泼大雨,室内我与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围在电脑前,一张图一张图地比对并记录着报规方案、报建施工图及正式施工图的每一处不同,因为每一处不同都可能为后期项目的验收带来潜在的风险,当完成比对工作关掉电脑的那一刻,我与在场的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出了一口长气,心里有底了。

 

初夏的中午,我与设计部同事、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以地为书,以废钢筋为笔,面红耳赤地反复争论、比划着图纸节点大样,因为每一处图纸的瑕疵都会给建筑物本身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当我们拍着身上的灰尘站起时,我们彼此会心一笑,就这样干。

 

项目交付的前一天晚上,远远望着灯火照耀下的项目小区,心头稍感欢喜的同时,又萌生出一种父母嫁女般的不舍。

 

“三人行,必有我师”,立足本岗,向工作同事、合作单位、一线工人学习;常怀匠心,脚踏实地,敢于较真;在增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业务背后的逻辑,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了解彼此需求,快速有效沟通——这就是我一路走来最大的成长和收获。

 

最困难、最难忘、最欣慰的一次手术

——曹佳懿 华润武钢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临近春节,我在胃镜室接诊了一位直肠巨大息肉的病人,患者的病灶直径目测超过4cm,更麻烦的是病灶位于距肛门仅5cm处。这意味着如果采取手术切除病灶的话,直肠需要改道,患者后半生将通过腹壁造瘘口排便。而患者今年只有64岁,她表态坚决不愿挂粪袋生活。

 

幸运的是,超声肠镜提示病灶基底部没有突破粘膜下层,有机会通过肠镜下ESD(粘膜剥离)术进行微创治疗。没有犹豫,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了风险并取得她们的同意后,开始了最困难、最难忘、最欣慰的一次手术。最困难,是因为这是我们开展ESD术三年来遇到的最大一例病灶,部位横跨直肠皱襞,基底部血供丰富,术中反复出血,每切一刀都举步维艰,术后标本体外测量有4x5cm之巨。最难忘,是因为当我们几位同事饿着肚子、互相鼓励着完成手术,回到家里时,时间已近午夜。最欣慰,是因为我三天后大年初一上班时收到了患者的病理报告——绒毛管状腺瘤伴部分重度不典型增生,切缘及基底部未见侵犯。

 

这意味着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例直肠早癌,并进行了治愈性切除。数小时的坚持不懈,挽救了一条生命、幸福了一个家庭。

 

疾病不除 匠心不竭

——王培明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副主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对把性命托付给我们的患者,作为一名神经介入手术医生,我感受到的是深深的信任和巨大的责任。对于工艺品,工匠们尚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生命,医者又岂能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神经介入手术是微创手术,也是高风险的手术。虽然有数千台手术经验的积累,但对于每一位患者,我都会认真分析病情,理清思路,把手术方案设计得更加详细周全,让手术操作更加细致严谨。

 

工匠精神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在不断创新中趋于完美。手术亦然。在按照行业标准规范操作的同时,也需要循证创新,把并发症降至最低,把治疗效果做到最好。为了让手术做得更加完美,我经常不惜增加自己的射线暴露。长时间的手术操作虽令人疲惫,但看到患者恢复健康重返社会,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相关新闻
相关附件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隐私安全 | 站外导航 | 版权所有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 RSS订阅

Copyright ©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5648 技术支持:华润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