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将心寄巴蜀
文/ 集团董事办 王丽洁【郑州华润燃气航空港区】 2015-05-07

巴蜀之地,从来被称为四塞之国,不可谓不封闭。然则多川汇流,昂然出三峡,成大江东去之势,尖锐,奔腾,苍茫,颇让人喟然感叹。蜀中自古多才俊,少大将,多少豪情,多少志气,都削成丝丝缕缕花絮,化作点点滴滴闲情,粘满着春花秋雨,汇入大江大河,消失于无影无踪。

然而当我站立在这片土地上,看两江交汇奔流,望巨浪翻滚而去,听三峡隆隆之声,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听见那川蜀之地的古老之音,依然能够在厚厚的云层中透视那古老厚重的文化积淀,千年底蕴的芬芳,让我不得不陶醉,不得不留情。

中国是诗国,而南北方各自独特的地域特点,造就了华夏不同的诗歌流派。对于川蜀,几千年来,盆地里滋养了无数的贤俊奇才,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巴蜀文化的累累硕果。四川奇特的地理环境,正是陶冶性灵,蓄积能量,激发灵感的温床。因此,历史长河中,最能称雄于华夏的四川人物,首数文人。出自于四川的诗文高手,踵代相承。汉有司马相如卓文君,唐有李白,宋有苏轼,明有杨慎,清有张船山,现代有郭沫若、巴金,群星闪烁,皆卓尔超群,自成一家,名闻遐迩。

而蓬溪诗歌,则是巴蜀地区诗歌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唐宋时期蓬溪之诗,成就卓越,诗人辈出,如夏夜星空,浩瀚无际。两宋时代是四川文化最光辉的时代。尤其是诗中之李白、文中之“三苏”、词中之苏轼,更是卓尔不群,各领风骚。

依赖于长江,川蜀地区就更添了一份灵秀。重庆是两江交汇的大码头,这就为这座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码头集散地,商来客往,熙熙攘攘。形形色色的人,带来了各地的文化交融,互相碰撞融合,巴蜀文化不断发展着,进步着。一点一点,积累着巴蜀地区特有的经济和文明。

大学时候,我喜欢坐几个小时的车,时不时地跑到江边走走。而今的江水,少了狂放,多了温驯。尤其是三峡修好以后,长江就被锁住了,被锁住的不仅仅是长江水,还有她几千年奔流的野性。虽然这里和千年之前的长江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虽然现在的长江早就印满了人工的痕迹,但是我依然喜欢她,单纯的,喜欢她的宽广和博大。

我来自北方,一个临近黄河入海口的地方,骨子里喜欢大气豪放的事物。我见过翻滚的黄河,裹挟着黄黄的泥沙,咆哮着入海,当然,这是丰水期,很多时候,黄河是断流的。但是即使断流,从那流过的河床上,也可以看到她奔腾过的痕迹。每每这个时候,内心总有一种开阔感。而长江,和黄河如出一辙,在我看来,可能稍微不同的是,川蜀地区的长江,没有黄河的水流速度,也没有黄河的狂放。这里的长江很稳,很平,似散步的老者,悠闲而自在。

长江之于黄河,发源着另一种风格迥异的华夏文明。

可是我依然喜欢她,就像喜欢黄河一样。

曾经,“蜀道难”,将巴蜀与外界隔绝得相当厉害,正是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孕育了巴蜀地区独特的文明。蜀人没有北方人的豪放与大气,却也不是江南水乡边的温婉女子,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方式。耿直,却不莽撞,细心,却不黏糊。

我离开的那一天,坐在北上的火车上,遥对着江水的方向,默默祈祷,育人的巴蜀之乡,我何其之幸!从豪放的齐鲁大地,带着梦想起飞,来到你的怀里,似蒲公英的种子,扎根在你的沃土,吸收着你土壤中厚厚的营养,快快成长。于是,我的心中,从此种下了,另一种情。

相关新闻
相关附件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隐私安全 | 站外导航 | 版权所有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 RSS订阅

Copyright ©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45648 技术支持:华润数科